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转载]时尚没变无聊,只是“怪”得更聪明了[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231
金币
514961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26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11-02) —





Lee 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2000春夏系列
假如将时尚具象为表演舞台,两位“国王”——John Galliano与Lee Alexander McQueen则像是携手献上了一曲盛大的双人舞。二人共同谱写并定义了上个时代的辉煌叙事。
前者执掌Dior时期,通过一场又一场华丽张扬的时装表演塑造出无数堪称经典的“名场面”,包括其角色多变的谢幕仪式也成为Galliano本人的标志。

John Galliano为Christian Dior设计的2007春夏高定系列
但当他经历过重大的人生起伏,再于Maison Margiela复出后,戏剧性的场景不再,Galliano也隐退幕后,甚至连服装风格也变得更加含蓄、内敛。
这绝非意味着Galliano才华的消退或向时尚系统的妥协,Maison Margiela一直将匿名性和集体创造力视为品牌根基;而这种“匿名性”,也让Galliano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需参与表演的创作自由。


“白大褂”已经成为了Maison Margiela团队的标志
他的戏剧灵魂早已不再需要通过一个宏大壮观的场景实现,而是将其内化于面料、剪裁和基于人体结构延展而来的解构理念。
或许视觉上的确不如以往具有冲击力,但他的震撼往往来自抽丝剥茧后直击情感深处的共鸣。


John Galliano的Maison Margiela Artisanal大秀令众人难忘,作品中反复出现“修复”“时间的痕迹”和“磨损美学”等颇具诗意的表达
其次则是Lee McQueen。众所周知,在前创意总监Sarah Burton手中,McQueen作品中常呈现出的锐利和挑衅被大幅减弱,并以Burton女性视角下的黑暗浪漫主义美学取而代之。

Sarah Burton为Alexander McQueen设计的2024春夏系列
直至品牌第三代掌门人Seán McGirr接任,这位与McQueen并无过多直接联系的新创意总监反而似乎捕捉到了Lee McQueen在20世纪90年代设计中流露出的狂放不羁与原始野性的美感。
即便因时代发展,McGirr在视觉上并未延用Lee McQueen的尖锐叙事,但从首秀2024秋冬系列中的鬃毛马蹄靴、碎玻璃连衣裙到近两季系列中的绵羊角衣领和金线刺绣燕尾服等众多造型和细节中,仍可窥见McQueen交织浪漫、欲望和死亡等议题的戏剧冲突与情感张力。

Seán McGirr为McQueen设计的首秀2024秋冬系列

McQueen 2025秋冬系列广告,摄影师为Glen Luchford
Jonathan Anderson也是当今时尚界最负盛名的创意怪才之一。想想他在J.W. Anderson中呈现的橡皮泥雕塑感卫衣、服装与自行车把手的结合等造型,以及Loewe中的“长草装”和大衣或夹克上随意翻折的衣角。

JW Anderson 2023春夏系列
他在过去十年里早已通过无数天马行空的时装创意彰显出其对“怪”时尚的痴迷。在Dior男装首秀2026夏季系列中,多套男模身着的工装短裤和牛仔裤有着夸张的廓形,甚至很难分清究竟是裤装还是裙装。
这不仅仅是因为Anderson转译了品牌女装高定档案,更多的则是源自他看待历史着装的当代视角。趣味化的表象下掩盖着一颗反主流时尚的少年之心。

Jonathan Anderson为Dior设计的男装首秀2026夏季男装系列,其中多套工装短裤廓形致敬了Dior 1948秋冬高定系列中的“Delft Dress”


Glenn Martens为Maison Margiela设计的2025秋冬高定系列首秀
众所周知,Glenn Martens接替了John Galliano成为Maison Margiela新任创意总监,并在今年7月奉上了一场颇受好评的高定首秀。有趣的是,Martens的职业生涯轨迹恰恰完美诠释了“怪”时尚的进化路径。
从对经典单品的解构,到为高级定制注入一种充满感性且易于共鸣的当代叙事,Martens的“怪”并非旨在推翻一切,而是更多体现为对传统概念的“二次解读”。此时的“怪”尚且具有功能性的实用逻辑,他思考的是“一件衣服应当如何被穿着”的传统概念。


Glenn Martens为Y/Project设计的系列
不仅如此,对牛仔面料工艺的研究也是其中重要一环——在日前举办的最新一季Diesel 2026春夏系列中,除了在米兰各地街头举办的“寻蛋游戏”(Egg Hunt)外,Martens还在系列中使用了一种新研发的牛仔面料。
这不仅仅是单纯视觉上的“怪”,更是对传统认知中“高级定制”概念本身的解构——服装以极致的工艺诠释之外,更是其个人浓烈情感的表达载体。

Diesel 2026春夏系列
“老顽童”Jean Paul Gaultier出名的并不只有“为男人穿上裙装”和“为女性设计锥形胸衣”,其最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则是将文身、BDSM等亚文化带入高级时装舞台,并以精湛的工艺和奢侈的面料重新演绎,解构了高级时装一贯循照的“高雅”准则。

Jean Paul Gaultier著名的“锥形胸衣”设计
而继承其衣钵的新任创意总监Duran Lantink,同样以“玩乐精神”和“坏品位”著称。
从其个人同名品牌设计来看,那些泡沫填充而来的夸张廓形将“怪”时尚演绎到极致,也算是致敬了Gaultier;而那些鲜艳的动物纹和迷彩元素,以及远超常规比例的剪裁,则是对“高雅”与“低俗”之间界限的探讨。

Duran Lantink 2025秋冬系列,摄影师为Patrick Bienert
虽然上一季2025秋冬系列中的开场和闭幕造型中女性和男性躯体“互换”的造型招致了一些争议,但若论其本质,仍然属于对性别、身体形态和两性气质的二次解读。

Duran Lantink 2025秋冬系列
今年迎来品牌成立15周年的Simone Rocha前几日在伦敦时装周上发布了最新一季2026春夏系列,仍然是其擅长的矛盾美学——Rocha通过将看似不和谐的两种元素结合,呈现出既精致但又反叛的暗黑浪漫主义。
这也是Rocha的“怪”之所在。这并非剪裁或元素呈现的视觉上的古怪,而是她用珍珠、蝴蝶结、缎带等通常代表柔软的女性元素所塑造出的复杂多元的“女性气质”。戏剧性外表下,实则隐喻着一种失衡的荒诞不经。

Simone Rocha 2026春夏系列


Comme des Garçons 1982-83秋冬系列“Holes”以破洞与漏针毛衣著称,挑战了传统时装观
提到“怪”时尚,我们或许无法跳过几位一直以谐趣精神著称的时装品牌。
首先是Rei Kawakubo的Comme des Garçons。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巴黎展示的“破洞乞丐装”,还是1996年推出的声名显赫的“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系列,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体的自然结构,也迫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身体、服装与空间的关系。


Comme des Garçons “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系列
而近30年过去,Kawakubo仍然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虽然也会在设计中融入一些看似天真烂漫的趣味性元素。但究其根本,她试图通过颠覆性的夸张廓形质疑“美”的定义,用一种近乎哲学思辨的方式持续追问“什么是美”“服装为何而存在”等根本性问题。或许在她眼中,不完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

Rei Kawakubo设计的Comme des Garçons 2025春夏系列
近几季的Marc Jacobs与Comme des Garçons的“隆起结构”存有相似之处:模特脸上夸张怪诞的妆容、充了气般的皮革豌豆大衣和粗花呢迷你裙、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超长鞋头女巫高跟鞋,造型恍若各式人偶。
Jacobs巧妙地在高级时装的精致框架内,注入街头文化的反叛能量,同时融入超现实般的视觉幽默和一丝略显黑暗的哥特式浪漫,构建了一个对抗奢侈品行业商业化趋势的“怪”时尚宇宙。


上:Marc Jacobs 2025春夏系列
下:9月,加拿大装置艺术家Anna Weyant为Marc Jacobs设计的大型空间装置艺术作品《The Dollhouse》
还有自创立之初便以“戏谑精神”著称的Moschino,从创始人Franco Moschino手中的泰迪熊帽饰、塑料煎蛋迷你裙、饰有瓶盖的绗缝夹克,到Jeremy Scott为其延展的美国流行文化——蛋糕裙、回收包装袋、麦当劳等经典造型,数不胜数。


上:创始人Franco Moschino在Moschino 1989秋冬系列中推出的经典泰迪熊帽饰
下:Jeremy Scott为Moschino设计的2020秋冬系列中的“蛋糕裙”
而伴随着新创意总监Adrian Appiolaza的到任,这种戏谑精神虽在较为实用主义风格的时装造型中部分收敛,但不时出现的标志性笑脸、有着明显致敬意味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等元素都暗示着Moschino的“戏谑精神”永存。
比如,日前在米兰时装周上发布的最新一季2026春夏系列中,除了众多以铁锅、快递纸盒为灵感设计的包袋外,还出现了一系列“报纸”连衣裙、礼品盒头饰和二维手绘错视画的造型,既展现了Appiolaza的玩乐精神,同时似乎也是对奢侈品行业整体显现出的“纯粹商业性”的幽默回击。

Adrian Appiolaza设计的Moschino 2026春夏系列“Collezione 06”
Marni此前离任的总监Francesco Risso也是如此。他为Marni引入了一种“Marnifesto”创作理念,旨在通过与艺术家、变装表演者、音乐家等跨领域创意人士合作,将服装视为一种“空白画布”,重新思考时装——作为一种穿着之物——连接个体并创造社群的意义,是一种基于服装而诞生的归属感和情感传承。
虽然目前无法确认新任总监Meryll Rogge将如何传承并发扬这种集体工作方式,但从其个人风格来看,她十分热衷于通过时装设计解构日常生活物品的常规用途。将壁纸图案转译成布料印花,将餐垫重制为绗缝套装,在某种程度上,也与Marni的实验性风格和艺术气息不谋而合。

Francesco Risso为Marni设计的2024春夏系列
所以,“怪”时尚真的消失了吗?其实并没有。
它或许不再是Galliano或Lee McQueen笔下倾泻而出的盛大戏剧形式,而是进化为一场更加深沉、更加耐人寻味的感性叙事。
毫无疑问,这种内核上的“怪”,恰恰是对当下审美同质化最有力的回击。以至于综观当下时尚界,这场“变形记”似乎也正蓄力蛰伏,准备迎来新一轮的集中绽放,而“怪”时尚也将重新为观众呈现震撼人心的极致张力。
平面团队:
编辑/Ming Wang
撰文/Consen Shie
设计/Lushengyu
新媒体团队:
编辑/Daisy
设计/Shanta
1条评分金币+25
wowoni 金币 +25 - 昨天 09:0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9231
金币
514961
道行
2004
原创
2433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42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27
时尚的轮回,不曾停歇,
它不无聊,只是“怪”得更聪明了。

一、不规则剪裁,打破常规
线条不再笔直,轮廓不再固定,
不规则剪裁,是设计师的新宠。
它“怪”得聪明,以不对称之美,
打破常规,引领潮流的新方向。

二、大胆撞色,视觉冲击
色彩不再单一,搭配不再保守,
大胆撞色,是时尚的新语言。
它“怪”得聪明,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唤醒沉睡的感官,激发创意的火花。

三、复古回潮,新旧交融
复古元素,重新被拾起,
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
它“怪”得聪明,以时间的穿越,
连接过去与未来,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四、科技面料,未来感满满
科技面料,走进时尚的视野,
未来感十足,却又舒适实用。
它“怪”得聪明,以创新的材料,
探索时尚的新边界,引领环保的新潮流。

五、街头文化,融入高级时装
街头文化,不再边缘,
高级时装,也不再高不可攀。
它“怪”得聪明,以跨界的合作,
打破界限,让时尚更加多元和包容。

时尚没变无聊,只是“怪”得更聪明了,
它在变化中寻找新意,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每一次“怪”的尝试,都是对美的追求,
每一次“怪”的突破,都是对自我的超越。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0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1620
金币
434412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1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4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0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8:45
当代时尚的“怪异”并非走向无聊,而是以更精妙、更具策略性的方式突破常规,背后是文化语境、技术革新与消费心理的共同作用。以下从四个维度解析这种“聪明的怪诞”:

一、 反叛形式的进化:从视觉冲击到概念解构
符号的隐喻性重组
如25所述,时尚正从张扬的视觉符号转向文化隐喻。设计师不再依赖夸张廓形或高饱和度色彩制造“怪”,而是将社会议题(如性别流动性、科技伦理)编码进设计语言。例如用回收渔网编织的礼服,其“怪”在于材料背后的环保叙事,而非单纯形态猎奇。
“低调异常”的美学
2提到的Normcore(常态核心)看似平淡,实则是以极简主义解构时尚规则——用超市塑料袋质感的面料制作高定礼服,或让高级西装搭配洞洞鞋。这种矛盾感挑战了传统奢侈定义,体现“怪”的智力游戏。

二、 技术赋能:虚拟与现实的共生怪诞
数字皮肤的新表达
元宇宙时装秀,模特穿着物理世界无法实现的“液态金属裙”行走,其“怪”源于对人体极限的数字化突破。这种虚拟服饰被转化为NFT资产,使“怪”成为可收藏的文化符号。
智能材料的叙事性
如11描述的“聪明衣服”:温感变色面料根据情绪波动渲染图案,或嵌入传感器的裙子随音乐律动发光。技术将“怪”从静态视觉升级为动态交互体验,成为穿戴者的第二层皮肤语言。

三、 可持续性:怪诞背后的伦理觉醒
废料再生的美学革命
设计师将轮胎、芯片废料转化为前卫配饰,用“丑陋材质”挑战消费主义审美。这种“怪”被重新定义为“伦理先锋”,契合Z世代对可持续的执念。
长效设计对抗快时尚
4指出,时尚周期加速导致审美疲劳。而“可变形服装”(如一件通过扣件切换轮廓的大衣)以功能性怪诞,讽刺了一次性消费,成为可持续时尚的激进实践。

四、 亚文化收编:怪诞的民主化进程
边缘审美的中心化
赛博哥特、末日废土风等小众风格,通过社交媒体算法扩散为大众潮流(如Balenciaga 2023末日秀场)。其“怪”被奢侈品体系收编后,反而成为身份认同的精致标签。

“去阶级化”的怪异符号
街头涂鸦与高级定制的融合(如LV×Supreme),模糊了高雅与低俗的边界。这种“故意不和谐”的设计,本质是时尚权力结构的消解。
结语:怪诞作为文化对话的媒介
当下的“聪明怪诞”实则是时尚系统的自反性升级——它用隐喻替代呐喊,用科技重构身体,用伦理重塑价值,最终将“怪异”转化为一种克制的文化批判工具。正如19所言:“巴黎人的时髦秘诀是‘不必太努力’”,精妙的怪异恰恰在于举重若轻的智慧。
1条评分金币+6
wowoni 金币 +6 - 昨天 09:0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