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智能体真正有用还需10年":OpenAI联合创始人的观点与行业反思
一、观点提出:Andrej Karpathy的核心结论
2025年10月,OpenAI联合创始人、"氛围编程"理念引领者Andrej Karpathy(安德烈·卡帕西)在接受《商业内幕》等媒体采访时,明确提出**"AI智能体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十年"**的判断。这一观点与部分投资者认为"2025年将成智能体之年"的乐观预期形成鲜明对比1367。
二、当前AI智能体的主要短板
Karpathy直言,当前AI智能体"根本不好用",核心问题在于三大短板:
智能水平与多模态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电脑操作、复杂任务处理等,难以应对多模态(文本、图像、语音等)交互需求;
缺乏持续学习与记忆能力:用户传递的信息难以有效留存,无法像人类一样积累经验;
认知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灵活需求,如编程、决策等复杂任务36。
三、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批评
Karpathy批评当前AI领域存在**"造工具速度远超能力提升"**的畸形发展:
部分行业愿景追求"全自动化系统独立完成代码编写、排除人类参与",这种模式不可取:
一方面,过度追求"取代人类"会削弱人类在技术协作中的价值;
另一方面,可能催生大量低质量"AI生成内容(AIslop)",破坏网络信息生态367。
四、理想的AI发展路径:人机协作而非替代
Karpathy强调,AI的未来应是**"人类的协作伙伴"**,而非"替代者"。他提出的理想场景包括:
编程场景:AI可自动调取API文档并验证接口调用准确性,辅助人类提升效率;
不确定问题:面对模糊需求时,主动与人类沟通确认,而非盲目猜测;
能力提升:通过协作帮助人类成长(如成为更好的程序员),而非被动提供"可运行却难以理解的代码"367。
总结:十年周期的核心逻辑
Karpathy认为,解决当前AI智能体的智能水平、持续学习、认知能力等核心问题,需要长期的技术迭代,而非短期的工具堆砌。他呼吁行业回归"能力优先"的理性,避免过度炒作"取代人类"的噱头,而是聚焦"人机协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