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纯水]成大事者,先把自己作为核心资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821
金币
2720
道行
19523
原创
29413
奖券
18117
斑龄
201
道券
1055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0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0-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4


封面图 | 《楚汉传奇》剧照
问:
冯叔,我是一名年轻的创业者。想请教您,如果想把公司管得更好,让公司有更长远的发展,我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品质?
冯仑:
前些天,我参加韩城司马迁书院的一个活动,聊到了读《史记》的心得。《史记》记载了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作为创业者、公司的管理人员,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若干关键的品质。
举个例子,刘邦年轻时是个无赖,好酒好色,每天都拉着一帮人吃吃喝喝。但是他很有追求,看见秦始皇的车队就敢说「大丈夫当如此」。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刘邦是个大丈夫,那我就得像秦始皇一样」。所以他算是很有追求的。
不仅有追求,他还有行动力,在秦末的乱世中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刘邦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特别能忍耐。早期,他的队伍经常打败仗,但是他都不在乎。用我们现在习惯的表达来说,他很有毅力,特别能坚持。
很多时候,忍是很没面子的,而面子本身又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做到忘掉成本、牺牲面子、一忍再忍,很不容易。
德国人有一句谚语,「脸掉在地上,人就自由自在。」自由自在是不要面子的结果。有些人,坐了十几年牢,出来之后,既没有三高,情绪还稳定。为啥?进了监狱,脸已经掉地上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情绪不稳定的人,再一观察,发现他们都是要脸的人。一要脸就跟别人争,动辄就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情绪就不稳定了。
而且,往往是大家认为的好人,情绪不稳定。别人一说他,不给他面子,他晚上都睡不着觉。所以我发现好人容易抑郁,因为好人要脸,就脆弱。
反而是一些混社会的人,甚至混迹在社会的灰色地带的人,都不抑郁。
刘邦就是如此。我读《史记》,就发现这家伙情绪太稳定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脸皮厚,不怕别人羞辱。
他跟项羽两军对垒的时候,项羽把他爹抓住了,要把他爹煮了。他竟然乐呵地说,「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我爹也是你爹,你要是想煮了他的话,也分我一碗汤。)
刘邦和项羽曾经拜过把子,所以刘邦这么说。耍无赖,罔顾老父亲死活,他这心态已经远远低于正常人类的底线了。
但是,换个角度,也说明他心理素质不一般。所以,在那个乱世里,他能成功,他能最终打败要面子的项羽。
创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创业者的心理素质一定得好,要扛得住事,能忍耐、坚持,不怕别人的羞辱。
刘邦还有个特点,会用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的人,他都能用好,他也舍得把利益分给跟着他的人,所以他的阵营里人才济济,各显其能。
此外,别人给他提意见,他基本上也都能听进去。这一点很重要。
所谓用人,不仅仅是用别人,也要被人所用。当领导,不仅仅是安排别人干活,当别人给你出主意时,你要能接受,下边的人向上管理时,你也得接受他的管理。
和刘邦正好相反,项羽的个人能力很强,但是他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跟谋士、下属的关系,没有像刘邦那样构建起一个大的团队、组织来帮助自己,既不善于用人,更不愿意被人用,于是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很快就落败了。
其实,对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而言,创始人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既然是资产,就得让别人用,这样的话,创始人才能发挥他的最大作用。
刘邦的这两个特点,忍耐、有毅力,以及会用人,值得创业者学习。
刘邦最重要的谋士是张良,张良的一些品质,同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史记》里记载的鸿门宴,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张良曾经帮过项羽的叔父项伯,所以项羽摆下鸿门宴后,项伯跑来跟张良通风报信,让他赶紧撤,远离是非之地。但是张良没走,反而替刘邦做了更多的谋划,从而帮助刘邦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危机。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替大哥办事的,张良屁股没有坐歪,遇到了麻烦第一反应不是躲,不是临阵逃脱,而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品质。作为创业者、企业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对投资人、股东、员工、客户、利益相关方负责,要做到忠诚、诚信。唯有如此,路才会越走越宽。
在史籍中,张良还有一个知进退的形象。
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要给张良三万户的封地,他推辞了,只要了一个叫「留」的小地方,他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我当时在这遇见了主公,主公用我,我才有了这样一番机会。以我的功劳,不应该被赏赐很大的封地。我想要留这个地方纪念一下。)
这让我想到李嘉诚经常讲的一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干事业的时候,都是从0到1,建立自我。当你的自我强大以后,别人就会不舒服,因为你建立自我的过程,往往就是你让别人感觉自己渺小,别人内心不平衡的过程。
所以李嘉诚说,做事要追求自我,做人要追求无我。也就是说,在事业上要有追求,可以把事业做得很大,但是做人要低调,平常心,正常态。
张良做到了这一点,因为知进退,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得以善终。
历史上,很多人做了一点事之后,就很难停下来,然后膨胀,以至于众叛亲离,结局惨淡。所以,知进退也是非常重要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756
金币
488901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5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00
创业者培养长远发展品质的启示——从历史人物看管理智慧

结合您提到的冯叔对《史记》人物的解读,以及之前讨论的创业品质,要将公司管理得更好并实现长远发展,创业者需要重点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

一、 忍耐与毅力:如刘邦般“脸掉地上”的韧性

刘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毅力。冯叔提到,“忍是很没面子的,而面子本身又是有成本的”,创业者需要“忘掉成本、牺牲面子、一忍再忍”。这种“脸皮厚”并非指无原则的妥协,而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放下不必要的自尊,专注于目标。

- 具体表现:
  - 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正如刘邦早期屡败屡战,仍能重整旗鼓。
  - 敢于接受批评和羞辱,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例如刘邦面对项羽“烹父”的威胁时,以“分我一杯羹”的无赖姿态化解危机,展现了强大的心理素质。
  - 在资源匮乏或外界质疑时,保持冷静和坚持,不被短期困难击垮。

- 对现代创业的意义:创业路上充满不确定性,政策变化、市场竞争、资金短缺等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具备“忍耐”品质,才能在逆境中存活,并抓住转机。

二、 用人与被用:构建高效团队的核心能力

刘邦“会用人”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不仅能识别人才(如萧何、韩信、张良),还能将利益分给下属,凝聚人心。更重要的是,他懂得“被人用”,即接受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上下协同。

- 关键要点:
  - 知人善任:根据团队成员的优势分配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价值。避免“一言堂”,鼓励不同声音。
  - 利益共享: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平衡,增强归属感。
  - 开放心态:作为领导者,要放下架子,倾听基层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意见。“下边的人向上管理时,你也得接受他的管理”,这种双向沟通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 构建组织能力: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支撑企业长久发展。创业者需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组织建设”,打造一支能独立作战的团队。

三、 忠诚与诚信:企业立身的根本

张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品质,体现了忠诚与诚信的重要性。冯叔引用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的反思,强调创业者需对投资人、股东、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负责。

- 诚信的价值:
  - 对内:诚信是团队信任的基础。领导者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追随。
  - 对外:诚信是企业品牌的生命线。与客户、供应商的合作中坚守诚信,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商业关系。
  - 对投资人:真实披露企业信息,不夸大业绩、不隐瞒风险,才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支持。

四、 知进退与平常心:“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智慧

张良在功成名就后主动退隐,“不敢当三万户”,这种“知进退”的智慧对创业者尤为重要。冯叔提到李嘉诚的名言“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深刻揭示了事业与人生境界的关系。

- 具体实践:
  - 建立自我:在创业初期,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强烈的成就欲,勇于开拓市场,打造核心竞争力。
  - 追求无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避免个人膨胀。学会放权,培养接班人,将企业视为集体的事业而非个人的私产。
  - 保持平常心:成功时不骄傲自满,失败时不怨天尤人。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企业的起伏,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在逆境中寻找机遇。

结合之前讨论的创业品质补充

除了以上从历史人物中提炼的品质外,结合之前提到的成功创业者必备的10种品质([3] [4]),还需重点关注:

1. 创新精神: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持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需要不断迭代升级。
2. 务实精神:避免空想和浮躁,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正如冯叔所说,“活下去”是企业的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更高理想。
3. 终身学习: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者必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能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认知水平,适应时代发展。
4. 敏锐的直觉与判断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快速洞察市场趋势和潜在风险,做出果断决策。

总结

要将公司管理得更好并实现长远发展,创业者需要融合历史智慧与现代管理理念:

- 硬实力:创新、务实、学习能力等支撑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力。
- 软实力:忍耐、用人、诚信、知进退等塑造企业文化和领导力的核心品质。

正如冯叔所言,“人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背景时,对自己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年轻创业者可能更侧重激情与行动力,但随着企业发展,需逐渐培养沉稳、包容和长远眼光。将这些品质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并融入企业文化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基业长青。记住,“不做勉强之事”不仅是老一辈创业者的感悟,更是对年轻创业者的重要提醒——在坚持目标的同时,保持灵活与理性,方能在创业路上行稳致远。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