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银行
邀请注册
转帖工具
帮助
山庄导航页(收藏)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山庄首页
积分转换
积分充值
卡密充值
茶馆
山庄综艺
贵宾厅
申请山庄VIP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金币如何兑换成道行★
申请山庄VIP享受视觉大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
金币
和
道行
道券兑换
,奖券兑换,勋章购买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百科
>
生活妙招
>
中国科举博物馆,见证“第五发明”(上)——南京3日游(8)[30P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9
阅读
1
回复
[交通出行]
中国科举博物馆,见证“第五发明”(上)——南京3日游(8)[3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
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21
在线时间
46286小时
发帖
74648
搜Ta的帖子
精华
7
金币
51919
道行
38009
原创
2490
奖券
5104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74648
金币
51919
道行
38009
原创
2490
奖券
5104
斑龄
137
道券
1220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628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10-21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3
★旅游地点:南京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北馆)之B4第一展区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夫子庙学宫东侧,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我们说的江南贡院,其实就包括中国科举博物馆,贡院的地面建筑被称为南馆,而建在地下三层的科举博物馆,被称为北馆。当然,也可以说中国科举博物馆包括博物馆、江南贡院南苑和明远楼遗址部分。
博物馆主体长36米,宽36米,高20米,整体沉入地下。上面是方形的浅水池,面积1300米,正好对应中国科举的1300年历史。
进入江南贡院的牌坊,验票后往下行,就是中国科举博物馆。从地面往下走的坡道一共130米,乘以十倍,又对上了科举1300年的历史。
坡道左边是浩瀚的瓦片墙,层层的瓦片有如鱼的鳞变,寓意“鱼龙变化”“鱼跃龙门”,这也是科举考试对于考子们的意义所在。坡道右边是竹简墙,这是在纸张出现以前记录文字的载体,象征着古代科举考试的考生们要读万卷书。当然,为了赶考,除了在京城,大多数考生还要行万里路。
坡道两侧的墙面很高,因为130米的距离显得格外长。或许是因为层层的瓦片,让我们多少有点高山仰止的感觉,心中自然会涌现出肃穆的感觉,连脚步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几分。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停废,延续了1300年之久。作为一项考试制度,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间,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说来也颇有意思,秦朝和隋朝都是统一的朝代,但是存续时间都很短。秦始皇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名,而隋文帝的功绩似乎少人提起,人们都被接替隋朝的唐朝给迷了眼,盛世大唐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千余年来,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不但选拔了本国的优秀学子,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的学子们也万里迢迢赶来中国应试,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还仿效中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自十九世纪起,法、英、美等西方各国也借鉴科举建立文官考试制度,有学者称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事实上,我们今天还沿用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
我们首先走进地下四层,序厅很大,整个空间都显得高大庄严,不愧是千禧年获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虽然已经是在地下,可是空间却一点都不觉得压抑。
第一展区“为国求贤”,以编年史的方式,展现科举千年的发展历史。创立乘兴的初衷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使官僚体制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通过科举,国家选拔了大量的治世之才,极大提高了唐宋以来的行政效能。虽说纵观历届状元,大多数名不见经传,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能吏都是从科举制度走出来的,大多数高级官员都是三甲出身。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创立于隋代,但溯本求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西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也是一种选拔制度。但是因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垄断等弊端不可避免。而科举制度的出现,就是选才制度走向公正和公平的制度。当然,科举制度下舞弊案也常有发生,但毕竟是个例,对于大多数中下层知识分子来说,科举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鲤鱼跳龙门,一举成为人上人。
展区里布置了很多模型场景,有周文王在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拜访的,有刘备三顾茅庐的……因为没有说明的牌子,但是我想大概是这些场景。
隋朝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几乎对官僚体系形成了垄断的局面,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举,将部分参政权向普通知识分子开放。这个制度,可以说,是隋炀帝的一大功绩。可是隋炀帝在历史书里,似乎被描述成了一位昏君,一条京杭大运河更成了他穷奢极欲的证据。直到今天,京杭大运河仍然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当时隋炀帝开凿运河,是为了贯通我国东西走向的各大水系,主要是为了漕运。至于科举制度,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这项制度居然是隋炀帝创立的。
隋代历38年而亡,取而代之的唐朝,是我国封建皇朝中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这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在隋朝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唐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制度。
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更进了一步,禁止公荐,全面实施糊名、誊录法,再加上别头式、锁厅试等制度的建立,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欧阳修称为“至公之制”。北宋开宝六年,宋太祖复试省试及第者,开殿廷复试先例,殿试成为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宋英宗确定三年一贡举,从此“三上大比”成为定制。在此之前,开科年限并无明确的规定。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一度中断了科举,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中断三十年的科举制度重又恢复。当时由于汉人和南人的文化水平比蒙古人、色目人高得多,放榜时,以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一榜,此为“右榜”;汉人和南人为一榜,称“左榜”。元代科举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作为考试内容,此后明清科举也沿用这种考试模式,使程朱理学在元明清时代得到了官方地位的保障。
明代在借鉴前朝科举的基础上,订阅了“永制”的科举程式,对乡试、会试、殿试都作出了细致的规定。这一时期,是科举制度走向鼎盛的奠基期,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在南北分卷的基础上,形成分区域配额取士的格局。科举高度定型化和程式化,成为明代的取士正途。
清朝自顺治二年开科取士,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严厉打击科举舞弊,使清代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官考核,乡试、会试分省录取,官卷与民卷分别录取,考卷编列字号,对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规定,其缜密程度超过了前面任何一个朝代。
除了文科,还有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武科,也称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北宋仁宗重开武举。但元代不设武举,大概蒙古人擅长骑射,没有考较的必要。明朝英宗恢复武举考试,清代沿袭明制。武举制度的停废比文科还要早,光绪二十七年就宣布武举停废了。
自驾游:南京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北馆)B4第一展区
5月初秋
共
1
条评分
,
金币
+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昨天 20:4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在线
jjybzxw
UID:
551814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在线时间
43587小时
发帖
195757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金币
488909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UID:
551814
精华:
0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195757
金币
488909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58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22
申请VIP---在山庄畅通无阻还送FTP单独下载账号!
探秘南京科举博物馆B4第一展区:穿越千年科举风云
在5月初秋这个宜人的时节,自驾前往南京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北馆)的B4第一展区,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科举历史的奇妙之旅,无疑是一次极具文化韵味的体验。
博物馆的独特构造与寓意
中国科举博物馆坐落于夫子庙学宫东侧,它有着独特的建筑布局。江南贡院地面建筑为南馆,而建在地下三层的科举博物馆则是北馆,整体也可理解为包含博物馆、江南贡院南苑和明远楼遗址部分。博物馆主体长、宽均为36米,高20米,却整体沉入地下。其上方是方形的浅水池,面积达1300平方米,这巧妙地对应了中国科举1300年的悠久历史。
进入江南贡院牌坊,验票后往下行,便来到了中国科举博物馆。从地面往下走的坡道长130米,乘以十倍恰好又与科举1300年的历史相契合。坡道左侧是浩瀚的瓦片墙,层层瓦片犹如鱼的鳞片,寓意着“鱼龙变化”“鱼跃龙门”,这正是科举考试对于莘莘学子的美好期许。右侧则是竹简墙,作为纸张出现前记录文字的载体,它象征着古代科举考生们要读万卷书,而且为了赶考,他们除了在京城,大多还要行万里路。坡道两侧高耸的墙面,因130米的距离而显得格外悠长,层层的瓦片让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感,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肃穆之情,脚步也下意识地放轻了。
科举制度的历史脉络与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直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停废,延续了1300年之久,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考试制度。秦朝和隋朝虽都是统一朝代,但存续时间短暂,秦始皇留下“千古一帝”的美名,而隋文帝的功绩却少有人提及,人们往往被接替隋朝的唐朝所吸引,毕竟盛世大唐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璀璨夺目。
千余年来,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不仅选拔了本国的优秀学子,还吸引了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各国的学子万里迢迢前来应试。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还仿效中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自十九世纪起,法、英、美等西方各国也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有学者称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事实上,我们今天沿用的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就有着科举制度的影子。
B4第一展区:“为国求贤”的千年历程
展区概况与空间感受
走进地下四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它宽敞高大,庄严肃穆,不愧是千禧年获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尽管身处地下,却丝毫没有压抑之感。第一展区“为国求贤”以编年史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科举千年的发展历史。科举制度创立的初衷就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它使官僚体制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国家选拔了大量治世之才,极大提高了唐宋以来的行政效能。虽然历届状元大多名不见经传,但不可否认,很多能吏和大多数高级官员都是从科举制度中走出来的。
选才制度的溯源与变革
科举制度虽创立于隋代,但可追溯到先秦。西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都是选拔制度,但因缺乏客观评价标准,存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垄断等弊端。而科举制度的出现,使选才制度走向公正和公平。当然,科举制度下也有舞弊案发生,但只是个别现象,对于大多数中下层知识分子来说,科举制度为他们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鲤鱼跳龙门,成为人上人。
展区里布置了许多模型场景,如周文王在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拜访、刘备三顾茅庐等,虽然没有说明牌子,但这些场景或许意在展现古代对人才的重视和求贤若渴的态度。
各朝代科举制度的演变
- 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几乎垄断了官僚体系。隋大业元年,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举,将部分参政权向普通知识分子开放,这是隋炀帝的一大功绩。然而,在历史书中,隋炀帝常被描述为昏君,京杭大运河更成了他穷奢极欲的证据,但京杭大运河至今仍是水路运输的主航道,当时开凿运河主要是为了漕运,科举制度这一功绩却鲜为人知。
- 唐朝:隋代历38年而亡,唐朝取而代之,成为我国封建皇朝中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在隋朝基础上完善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
- 宋朝:宋朝的科举制度建设更进一步,禁止公荐,全面实施糊名、誊录法,再加上别头式、锁厅试等制度的建立,为考生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被欧阳修称为“至公之制”。北宋开宝六年,宋太祖复试省试及第者,开创殿廷复试先例,殿试成为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宋英宗确定三年一贡举,“三上大比”成为定制。
- 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一度中断了科举,直到元仁宗皇庆二年,中断三十年的科举制度重新恢复。当时由于汉人和南人的文化水平比蒙古人、色目人高,放榜时以蒙古人和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和南人为一榜,称“左榜”。元代科举以程朱理学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作为考试内容,此后明清科举也沿用这种模式,使程朱理学在元明清时代得到了官方地位的保障。
- 明朝:明代在借鉴前朝科举的基础上,制定了“永制”的科举程式,对乡试、会试、殿试都作出了细致规定。这一时期是科举制度走向鼎盛的奠基期,将八股文作为一种固定的考试文体,在南北分卷的基础上,形成分区域配额取士的格局,科举高度定型化和程式化,成为明代的取士正途。
- 清朝:清朝自顺治二年开科取士,改革科举考试内容,严厉打击科举舞弊,使清代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官考核、乡试、会试分省录取,官卷与民卷分别录取,考卷编列字号等,对任何一个环节都有详尽的规定,其缜密程度超过了前面任何一个朝代。
武举制度的兴衰
除了文科,还有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武科,也称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北宋仁宗重开武举。但元代不设武举,大概因为蒙古人擅长骑射,无需考较。明朝英宗恢复武举考试,清代沿袭明制。武举制度的停废比文科还要早,光绪二十七年就宣布武举停废了。
在这个5月初秋,漫步于南京科举博物馆B4第一展区,仿佛穿越了千年的科举历史,感受到了古代选才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以及科举制度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刻致敬。
共
1
条评分
,
金币
+7
妞妞乐乐
金币
+7
-
昨天 20:4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
金币
和
道行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山庄政厅
站务公告
荣誉申请&公布
新手试贴区
PHPwind Board
默认分类
原创摄影厅
综合摄影
风景游记
人物人像
美食诱惑
原创街拍
T台展会
泡面专区
山庄晒台
模拍私房
原创讨论厅
道优辩论
足球讨论
艺术探讨
理财投资
汽车讨论区
旅游讨论
四大名著
数码讨论
职场讨论
道友个人版块厅
个版管理处
温柔印像
休闲生活厅
茶余饭后
生活百科
影音娱乐厅
影视交流
综艺娱乐
在线影院
音乐交流
贵宾上宾厅
VIP 贵宾专区
VIP资源一区
4K超清秀场
国艺经典
VIP资源三区
高级私房区
艺术摄影
高级VIP资源区
道友贴图厅
闲情雅趣
唯美人像
山庄原创厅
原创贴图
原创图文
原创培训
道友像册
原创文学
山庄文化
求助&技术厅
综合求助
电脑求助
医疗求助
法律求助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