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错的不是技能,不是没有能力,不是没有资源,而是输在一张嘴上。
单位里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你有才华,有抱负,有一颗想奋斗,想努力,想做点事的心,还有不错的技能;
但是,你不会说话啊,你只能当个边缘人。
某个比你后来的同事,学历不如你,能力不如你,但他就是会说。
一张嘴,领导就喜欢他,就觉得他上道儿。
人家才来几年,一路风生水起,步步高升,领导去哪儿之前都给他铺好路;
但你在这里混了十余年,还是那个位置,而且谁有难搞的活都交给你。
你生活在这个环境下,很多时候,你会什么,你拥有什么没那么重要;
但是,你的嘴,你的思考能力,你的沟通能力,却决定很多。
跟人打交道,有哪些聊天技巧需要学会?
你要先去辨别对方跟你沟通的意图。
一个前提是什么?
不轻易给建议,不轻易给价值,不轻易踏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01
实用型沟通模式
上司找你聊天,谈业务,谈接下来团队的发展。
这个时候,上司的目的是什么?
是希望听到你的建议,你的看法,你的思考以及你的打算。
如果你给出了还不错的答复,并且你提前制定好了计划,接下来上司还会把工作交给你,并且会根据你做的好坏,业绩高低,决定是否给你升职加薪。
你如果给不了建议,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说什么。
这个时候,上司对你的印象分就大打折扣了。
这就是实用型对话。
你不需要去揣摩对方字面背后的意思,你只需要针对对方提出的话题,进行回复。
在社交中,男女关系中也是如此。
对方确实在跟你探讨某件事,而这个问题,刚好是你所擅长的;
你不需要夸大其词,也不需要谦虚退让,你只需要合情合理表达你的思路和方法就够了。
实用型的对话,对双方都有利。
因为很多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价值交换。
对方看到了你的高价值,感受到了你确实有点东西,下次自然还愿意跟你合作。

-02
情感型沟通模式
对方找你聊感情,分享心情,分享心事,分享好与坏的事。
这些都属于情感型沟通。
核心是:索取你的情绪价值。
比如说:
下班时间,老板刚好和你顺路,顺便请你喝了杯咖啡;
聊天的过程中,老板就跟你抱怨,跟你吐槽。
朋友找你聊天,抱怨吐槽,分享自己最近过得怎么样;
某个异性主动找你聊天,和你分享自己的心情。
这些都属于情感沟通。
目的是什么?
对方只是想找一个倾听者,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对方身上;
对方的目的,仅此而已,不是想从你这里寻求方法,寻求你的说教。
如果你讲大道理,你就落了下风。
男女交往过程中更是如此。
对方需要的是情绪,是你的配合,是你能耐心倾听;
不需要你讲大道理,不需要你说教,更不需要你提供什么有效的方法。
对方不问,你就只倾听;
对方问了,你再决定要不要给建议。

-03
社交型沟通模式
你跟任何人相处的沟通技巧。
跟人相处,跟人打交道,总要去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混脸熟,混个圈子,说不定以后就有交集了。
第二:培养感情,聊多了,聊舒服了,聊共情了,关系就加深了。
第三:聊天是过程,是铺垫,聊天之后才是谈目的,谈重点。
第四:感情递进,投其所好,适用于男女之间的感情推动。
所有关系无非是这几种目的。
聊天最忌讳什么?
在熟人面前炫耀,无异于为你自己拉仇恨;
在懂的人面前卖弄,只会显得你认知低;
在人说话时打断,只会让对方厌烦你;
在该说的时候沉默,只会让对方觉得你靠不住。
在谈事实的时候,你谈感情;
在谈利益的时候,你又拎不清。
沟通的过程,一定要让对方舒服,也不损伤你的利益,这是大前提。
当你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先去听大家说什么;
听多了,看别人怎么说,自然就学会了。
话题: 关于沟通,你有什么经验分享?
作者亦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