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阅读
  • 1回复

[智能应用]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治理路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3382
金币
503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29
奖券
17968
斑龄
199
道券
1055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325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9-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5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不仅获得了支配物质资源的权力,也获得了支配精神资源的权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数字时代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变量,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探索数据资源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一是实现数据确权。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根据数据来源和数据生成特征,分别界定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享有的合法权利,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推进非公共数据按市场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的新模式。二是建立数据资源保护机制。在建立国家、企业、个人的数据分级分类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算法应用规则,防止商业平台滥用数据。三是加强公共数据资源的保护开发。整合现有平台数据库资源,加强国家公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公共数据保护工程,运用技术手段设置个人信息与平台企业的“防火墙”和“过滤网”,建立有关数据资源使用的授权许可制度和使用权交易制度,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逆向改造商业算法的计算逻辑。强化技术研发,把主流价值观原则转化为算法规则,在算法技术的底层逻辑中嵌入意识形态架构。加强对商业平台算法的逆向工程改造,强化平台算法的伦理适应性,将“猜你喜欢”的迎合逻辑转变为“猜你应该”的引导逻辑。强化“定向数据喂养”,以算法 伦理和数据伦理强化通用模型的价值观构造,推进主流价值观算法化进程。现有商业算法已经通过海量数据喂养,实现对用户的精准匹配和“用户画像”的描绘,这为我们逆向改造商业算法提供可靠的基础。通过调整计算逻辑,能够运用现有用户标签实现基于主流价值观算法的精准匹配。加强应对意识形态对抗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对西方政治化人工智能平台的算法渗透作出应对,围绕意识形态对抗中的核心议题,构建知识链数据库,通过对大模型的系统训练,将中国的理论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数字知识产品,防范西方话语霸权,提升国家传播能力的智能化水平。

  打造场景多元化的算法应用生态。构建多元的算法供给机制。在商业算法占据垄断地位的条件下,要将价值观嵌入不同的平台算法,强化个性化推荐的多元供给,形成竞争性算法生态,保护用户价值体验的多元性。通过算法技术构建更多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数字场景,积极支持和引导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数字应用开发。同时,基于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对接青年群体的数字化需求,打造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导向的互动平台,让主流价值观通过算法赋能不断扩大其影响力。

  构建管用一体的算法治理机制。加强对算法工程师的伦理训练。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加强对算法工程师的伦理训练,提高算法工程师的政治意识,建设具有政治责任感的算法工程师队伍。加强对算法应用平台的行业规制。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行业规则,加强对各种平台,包括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的价值观规制,形成对算法应用的群体共识。加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算法的技术研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中攻关,以算法技术支撑意识形态建设,将政策治理嵌入算法之中,运用算法治理算法。特别是要通过对大模型的多元场景应用和定向数据喂养,不断提升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数字引擎功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337
金币
392807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00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3:36
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治理路径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不仅获得了支配物质资源的权力,也获得了支配精神资源的权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数字时代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变量。因此,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1. 探索数据资源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1.1 实现数据确权

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根据数据来源和数据生成特征,分别界定数据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各参与方享有的合法权利,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推进非公共数据按市场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的新模式。

1.2 建立数据资源保护机制

在建立国家、企业、个人的数据分级分类产权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算法应用规则,防止商业平台滥用数据。通过技术手段设置个人信息与平台企业的“防火墙”和“过滤网”,保障数据安全。

1.3 加强公共数据资源的保护开发

整合现有平台数据库资源,加强国家公共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家公共数据保护工程。建立有关数据资源使用的授权许可制度和使用权交易制度,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2. 逆向改造商业算法的计算逻辑

2.1 强化技术研发

将主流价值观原则转化为算法规则,在算法技术的底层逻辑中嵌入意识形态架构。加强对商业平台算法的逆向工程改造,强化平台算法的伦理适应性。

2.2 转变算法逻辑

将“猜你喜欢”的迎合逻辑转变为“猜你应该”的引导逻辑。通过“定向数据喂养”,以算法 伦理和数据伦理强化通用模型的价值观构造,推进主流价值观算法化进程。

2.3 开发应对意识形态对抗的人工智能模型

对西方政治化人工智能平台的算法渗透作出应对,构建知识链数据库,通过对大模型的系统训练,将中国的理论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数字知识产品,防范西方话语霸权,提升国家传播能力的智能化水平。

3. 打造场景多元化的算法应用生态

3.1 构建多元的算法供给机制

在商业算法占据垄断地位的条件下,将价值观嵌入不同的平台算法,强化个性化推荐的多元供给,形成竞争性算法生态,保护用户价值体验的多元性。

3.2 支持和引导数字应用开发

通过算法技术构建更多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数字场景,积极支持和引导基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数字应用开发。基于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对接青年群体的数字化需求,打造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导向的互动平台。

4. 构建管用一体的算法治理机制

4.1 加强对算法工程师的伦理训练

通过一定的组织机制,加强对算法工程师的伦理训练,提高算法工程师的政治意识,建设具有政治责任感的算法工程师队伍。

4.2 加强对算法应用平台的行业规制

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行业规则,加强对各种平台的价值观规制,形成对算法应用的群体共识。

4.3 加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算法的技术研发

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中攻关,以算法技术支撑意识形态建设,将政策治理嵌入算法之中。通过对大模型的多元场景应用和定向数据喂养,不断提升其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数字引擎功能。

通过以上路径,可以有效治理智能算法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确保数字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