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只是熬夜导致的黑眼圈, 没想到竟然是肝脏出了问题。”——这是患者在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向他解释肝硬化初期的一些表现时的反应。
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症状,实际上却是肝脏出现问题的第一个信号,而许多人常常忽视或误解,直到问题严重时才追悔莫及。
肝硬化作为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 它的出现往往是肝脏功能受损的最后阶段,很多人在肝硬化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
因此很容易忽视早期信号,然而,肝硬化的初期征兆却并非无法察觉,尤其是那些出现在面部的变化,能够成为警示信号,提醒人们该关注肝脏的健康了。

肝脏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肝硬化初期, 往往能通过面部的某些变化表现出来,面部是全身皮肤最为敏感和显现的部位。
肝脏的变化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在面部有所体现,如果肝脏受损,这些毒素就会在体内积累,进而影响到皮肤,尤其是面部。
黑眼圈和眼袋的加重 ,往往是肝脏问题的第一个信号之一,肝脏功能不良时,体内毒素的清除效率降低,导致毒素积聚,影响血液循环。
眼周皮肤很薄,要是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眼部积起来,就容易形成黑眼圈,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不仅让废物不能及时排出,还可能导致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堆积。

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 ,肝脏的解毒作用通常处于最高效状态,但肝脏已经受到损害时,这一过程会受到阻碍,从而引发黑眼圈的加重。
另外,肝脏疾病患者还常常伴随有眼袋的问题,眼袋的形成不仅与水肿相关,还与体内毒素的积累、代谢异常有关。
肝脏不健康会影响水分的正常代谢,导致面部浮肿, 尤其是眼周皮肤,表现得尤为明显,眼袋加重,常常是肝脏问题开始的一种微妙信号。
黄疸是肝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肝脏出现严重损伤时尤为明显。

黄疸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血液中的胆红素 ,导致胆红素积累在血液中,最终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的黄色。
黄疸的程度可以因肝脏损伤的严重性而有所不同,但即使在肝硬化的早期,面部皮肤也可能会有所变化。
黄疸通常首先出现在眼部的白眼珠部分, 然后逐渐扩展到面部,甚至全身。
对于那些肝脏出现问题的患者来说,面部皮肤可能逐渐变得发黄,这不仅仅是因为胆红素的堆积,还与肝脏排毒能力下降、血液循环不畅有关。

如果面部肤色开始变黄,尤其是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 ,这可能是肝脏出问题的直接信号,需要尽快就医检查。
当肝脏开始出现问题时,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体内的脂肪和营养物质,导致皮肤缺乏必要的水分和营养,很多肝病患者都会经历皮肤干燥、粗糙、失去弹性的情况。
肝脏的健康与体内的营养物质吸收密切相关, 尤其是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这些维生素对于皮肤的滋润和弹性至关重要,但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这些重要的营养素难以被正常吸收,导致皮肤失去光泽、变得粗糙、干燥,甚至会出现过敏性皮肤病变。

此外,肝脏问题还会影响到体内的激素水平, 导致皮肤油脂分泌失衡,进而出现面部油腻或干燥的症状。
长时间存在皮肤问题,往往会令人对外貌心生不满,进而加重心理负担。
肝脏健康的恶化常常体现在皮肤的变化上, 如果发现自己皮肤变得异常干燥、粗糙、失去弹性,且伴有其他不适感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肝脏功能衰退时,水盐代谢发生障碍,身体无法正常排除多余的水分,导致水分在体内积聚,面部浮肿,尤其是眼周、面部下部等区域,通常是肝脏问题的反应之一。

特别是在肝硬化的早期,体内水分的滞留往往会在面部首先显现出来, 表现在眼部、下巴和颈部等部位的水肿。
浮肿的原因不仅与水分滞留有关,还与肝脏分泌的白蛋白量减少有关。
白蛋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蛋白质,可助力维持血管内液体的平衡, 若肝脏功能欠佳,白蛋白分泌减少,血管外的液体便会积聚,最终导致浮肿。
蜘蛛痣是肝脏病变的另一个明显信号,尤其是在肝硬化的早期,很多患者会出现这种现象。

蜘蛛痣是由于血管扩张引起的, 通常会在面部、颈部、胸部等部位出现,呈现红色或紫色的蛛网状图案。
蜘蛛痣出现,多半是因为肝脏功能不太好,血液循环也不顺畅,肝脏出问题,激素代谢就会受影响,血管就容易扩张。
蜘蛛痣并不一定是严重肝病的标志, 但它确实是肝脏出现问题的警示信号之一。
当面部出现蜘蛛痣时,应该及时关注肝脏健康,特别是那些长期饮酒、经常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人群,肝脏病变的风险更高。

面对这些从面部显现出来的肝脏问题信号,大家需要重视自身的健康,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帮助肝脏排毒,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定期检查身体很重要,特别是家里有肝病史或者长期喝酒的人 ,更要多关注肝脏的状况,早点查查肝功能。
出现面部异常变化时,尽早就医,进行肝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肝硬化发出的第一个信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诗懿.预防肝硬化,这些信号早知道[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5,(0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