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2回复

[猎奇]这座朱鹮守望的秦岭小城,承包了中国人最浪漫的“汉”字执念<2 [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216
金币
2774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小时前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3) —

古汉台是刘邦当年在汉中时的行宫,而拜将坛是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

事实证明这哥们确实能打,平定三秦,北伐五国(魏、代、燕、赵、齐)。
最后十面埋伏把项羽折腾到乌江边抹了脖子,可惜功臣总是熬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本。

立了汉朝十年不到,先是被降为淮阴侯,后来更是直接被吕后处死了,一代英杰就此长逝,但这座拜将坛却长存人间,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

现在的拜将坛像个个巨型公园,园内立着将军雕像。
六个展馆罗列着汉中家底,二十块门票成了三遗址里唯一收费的地方,逛下来感觉性价比差点意思。


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在丁字街南头圈出个水坑,绿藻像油漆一样浮在池面上,这就是西汉三遗址中最后的饮马池了。

两千年前的刘邦骑着马经过这里时,池水应该没这么浑浊吧,史书里“东湖饮马”的豪气,如今被捆在锁链后成了市文物保护牌上的寥寥几行字。


砖墙中还嵌有“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的清代石刻对联,不过现在赤帝的雄风早被附近夜市的麻辣鸡和热米皮吹散了。

民国三十八年的饮马池
对了,老县志上记载的汉中八景之一的“东塔西影”就在这里,即晴日里东塔塔影落进东湖的样子。
这里的“东塔”也叫“净明寺塔”,位于东关街道塔尔巷东塔小学内,说是南宋庆元年间盖的。原本十三层高,现在塌剩十一层,16.5米高。

塔底方砖围起来快四米宽,门洞早已封死了。
这塔学的是唐塔的样,方方正正,檐角起得敦实,2013年拿的第七批“国保”,比前面所说的西汉哥仨儿还金贵。

勉县武侯祠
提起武侯祠,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准是成都那个。
但全国前前后后修了十四座,就算塌了一半,现在还有七座杵着,分别在:成都、陕西勉县、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古隆中、重庆奉节白帝城、云南保山以及甘肃礼县祁山。


成都武侯祠
这里头,陕西汉中勉县那座有点特别。
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由皇帝(后主刘禅)亲自拍板,朝廷掏钱盖的官方武侯祠,比成都那个早了几十年,所以说它是“天下第一武侯祠”也不为过。

勉县武侯祠
而名气最大的成都武侯祠呢,本来其实是给刘备修的“汉昭烈庙”。
到了南北朝那会儿,才把诸葛亮的祠堂塞进去,搞了个君臣合祀,这地方能火,主要沾了成都当过蜀汉都城的光,地盘大,名气自然响。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最早不直接搁成都给诸葛亮盖庙?
一来是因为汉朝的礼法——即大臣不能在京城立庙,诸葛亮再牛也是臣子,要是在都城成都给他单独立祠,就有点僭越了,所谓“逼宗庙,渎而无典”是也。

二来呢,可能也有点政治考量,诸葛亮作为权臣辅佐刘禅多年。
刘禅亲政后,大概也想通过限制祭祀这种方式,稍微平衡一下君臣关系,强调一下谁是老大。

所以最后,这唯一官方认证的武侯祠,没放成都,选在了诸葛亮北伐大本营—汉中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坪,离他埋骨的地方(武侯墓)也近。

目前门票是50元,学生老人半价,另外也有70元套票的选择。
其中包含马超墓、冷兵器博物馆、天下武侯祠展览馆、郡丞府几个景点。

至于怎么去,从汉中汽车站上车,车票11块钱,晃悠一小时到勉县28路口。
想省钱就溜达几百米挤3路公交,嫌累直接打车到诸葛古镇,祠堂在那,武侯墓在江对面。

建筑是明清老底子,三十多座殿宇沿中轴线铺开, 该有的山门、牌楼、大殿全在,目前是第七批国保单位。


院子里有三十五棵古树,九十一通古碑,最牛的当属唐代元锡立的碑文。
还有嘉庆皇帝手书“忠贯云霄”四个字挂在殿上,世界唯一一棵400余年古旱莲更是值得一看。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汉江对岸的定军山脚下,从诸葛古镇打车过去十来分钟就能到,比起“国七”武侯祠,这处武侯墓则是更为靠前的“国四”。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带着北伐未竟的遗憾死在五丈原。
灵柩最终归葬这处选址,墓前的五十四株柏树是刘禅下诏栽植的,每棵对应丞相在世的年岁。


明朝正德年间人们另建新祠,原址才正式更名为武侯墓,后来陕西按察使和果亲王先后在墓旁立碑,嘉庆光绪年间都进行过翻修。


如今的墓园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沿中轴线次第铺开。
山门、拜殿到大殿都严格对称,唯有钟鼓楼位置调转,晨钟暮鼓的方位倒置,说是寄托着丞相北伐的执念。

主墓造型像倒扣的米斗,四米高的封土堆围着一圈汉白玉栏。
石板上刻着三十五幅生平画卷,仔细看墓穴走向,头朝西脚向东,大约是朝着成都的方向。

山脚下还曾葬着老将黄忠,不过他的墓在清朝迁到成都后又毁于动荡年代。
倒是山脚下那场定军山之战被写进了京剧,在胶片时代成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3小时前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8216
金币
2774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4
奖券
2775
斑龄
35
道券
100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小时前
  汉中历史遗迹的深度解析

  汉中作为汉王朝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其中,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以及勉县武侯祠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下面,我将对这些地方进行详细解析。

  古汉台

  古汉台是汉王刘邦驻跸汉中的行宫遗址,位于汉中市中心东大街中段,占地14000平方米。这座高台由人工移土夯成,台垣高耸,气势宏伟,周砌坚石,俨如城垒。自汉以来,这里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历代皆有修茸。现耸立于台北端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民国七年(1918)经道尹张士秀主持重建并正式命名。望江楼远离汉江数里之遥,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使其成为陕南名胜古迹中的重要地标。

  拜将坛

  拜将坛是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的古坛场。韩信在此被拜为大将后,平定三秦,北伐五国(魏、代、燕、赵、齐),最终在十面埋伏中将项羽逼至乌江自刎。然而,功臣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韩信在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吕后处死。如今的拜将坛已成为一座巨型公园,园内立有将军雕像,六个展馆罗列着汉中家底,门票20元。

  饮马池

  饮马池是西汉三遗址之一,位于丁字街南头。池水绿藻浮生,锈迹斑斑的铁栅栏圈出一个水坑。史书中有“东湖饮马”的豪气记载,如今却成了市文物保护牌上的寥寥几行字。砖墙中嵌有“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的清代石刻对联。民国三十八年的饮马池照片显示,当时的池水清澈,与现在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勉县武侯祠

  提到武侯祠,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成都的武侯祠。然而,陕西汉中勉县的武侯祠却有其独特之处。它是唯一一个由皇帝(后主刘禅)亲自拍板,朝廷掏钱盖的官方武侯祠,比成都的武侯祠早了几十年。勉县武侯祠位于诸葛亮北伐大本营—汉中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坪,离诸葛亮的埋骨之地(武侯墓)很近。

  目前门票是50元,学生老人半价,另有70元套票包含马超墓、冷兵器博物馆、天下武侯祠展览馆、郡丞府等景点。从汉中汽车站上车,车票11块钱,晃悠一小时到勉县28路口。想省钱就溜达几百米挤3路公交,嫌累直接打车到诸葛古镇,祠堂在那,武侯墓在江对面。

  建筑是明清老底子,三十多座殿宇沿中轴线铺开, 该有的山门、牌楼、大殿全在,目前是第七批国保单位。院子里有三十五棵古树,九十一通古碑,最牛的当属唐代元锡立的碑文。还有嘉庆皇帝手书“忠贯云霄”四个字挂在殿上,世界唯一一棵400余年古旱莲更是值得一看。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汉江对岸的定军山脚下。公元234年秋,诸葛亮带着北伐未竟的遗憾死在五丈原。灵柩最终归葬这处选址,墓前的五十四株柏树是刘禅下诏栽植的,每棵对应丞相在世的年岁。明朝正德年间人们另建新祠,原址才正式更名为武侯墓。如今的墓园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沿中轴线次第铺开。山门、拜殿到大殿都严格对称,唯有钟鼓楼位置调转,晨钟暮鼓的方位倒置,说是寄托着丞相北伐的执念。

  主墓造型像倒扣的米斗,四米高的封土堆围着一圈汉白玉栏。石板上刻着三十五幅生平画卷,仔细看墓穴走向,头朝西脚向东,大约是朝着成都的方向。

  这些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汉中作为汉王朝发祥地的重要地位,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还是勉县武侯祠和武侯墓,都是了解汉中历史文化的绝佳窗口。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3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4531
金币
26720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8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小时前
朱鹮守望的秦岭小城:汉中——中国人“汉”字执念的浪漫承载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
汉中这座秦岭小城,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秦岭南麓、汉江边上,有着多样的地貌,有平坦的坝子、曲线优美的缓坡、重叠起伏的丘陵,还有弥漫着原始森林气息的秦岭群峰,以及如画的田畴和稻地。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朱鹮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成为朱鹮在中国为数不多的生存地之一,特别是洋县,留住了这种珍稀鸟类,让朱鹮得以在此繁衍生息。

丰富的四季美景
春天:花的海洋
春天的汉中是花的世界,油菜花、梨花、樱桃花、茱萸花争奇斗艳。油菜花是汉中响亮的名片,从平川延伸到山谷,被誉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每年春天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西乡樱桃沟内的樱桃花,在春雨滋润下完美绽放,漫山遍野形成粉色白色的海洋,仿佛让人进入童话世界。三月的洋县朱鹮梨园景区,山下油菜花海流金溢彩,山上万亩梨花如雪岭,不时有灵动的朱鹮掠过山头,增添了生机。而佛坪的茱萸花,遍布连绵山川,极为壮观,闲步林间能让人忘却烦恼。

夏天:清凉秘境
夏天的汉中是避暑胜地。黎坪气温恒定在22℃左右,繁花盛开,空气清爽,负氧离子丰富。枫林瀑布、中华龙山等景点各具特色。22℃的华阳,清透如玉的水让人难忘,在这里还有机会遇见秦岭四宝。龙头山夏季也值得一去,能感受到其独特的灵气与故事。此外,闸口石村、红寺湖、骆家坝古镇等地,能让人们在青山绿水间感受乡村的独特美,享受惬意的夏日时光。

秋天:层林尽染
一场秋雨把汉中拽入红叶、银杏的梦境。壮观的红叶映衬着宁静的湖水、翠绿的青山,茫茫银杏林躲藏在幽深的原始森林中。留坝的银杏叶子在10月泛黄,最美银杏林的美只有短暂的30天,错过需等一年。最美乡村路——高江路,承载着上辈人的出行记忆,蕴含着秦岭最美的风光。黎坪的秋天,云雾弥漫、炊烟袅袅,如同一幅未干的水粉画。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汉”字代表着汉族、汉朝,汉中作为“汉家发祥地”,与汉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有众多的历史名人与历史陈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人们来到汉中,除了欣赏美景,还能在游览中对历史名人产生景仰,对历史陈迹心生留恋,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对“汉”字的执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汉中人与朱鹮和谐共生,众多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性情温和、天性怡然的乡民与朱鹮和谐共处,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朱鹮的存在也成为汉中生态环境良好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也与“汉”文化中天人合一等思想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对“汉”字的情感与执念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3小时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