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ybzxw | 
2025-11-02 10:53 | 
 
 
 
 
  好资格的鸭儿! ——今天的编辑 谭孃 下午五点,城中仍是一片辛勤劳碌的景象,下班通勤高峰期开始蠢蠢欲动地酝酿。而在簇桥的龙井南路,一排都上了岁数的老馆子中,不起眼的那家戴鸭子,食客开始暗流涌动地角逐。 中午的饭还没消化完,血糖还没警示该吃晚饭的时间,就已经站在店门口,为啥子这么着急按过去,都是曾经吃了去晚的亏。
  彼时还在夏天,被朋友提议说吃冒鸭子,本鸭子爱好者必是不能错过,天还没黑,脚还没进门,店里的大姐洋洋洒洒一句,“鸭子莫得了。” “但是可以去蓝光那边告一哈。” 戴鸭子两家店,老店在龙井南路,新店在蓝光金悦城,被朋友打趣说道,新店是牌面戴鸭子,装修更上档次,主打一个宴客。
  结果双双都给吃了闭门羹。时间并不算晚,肉鸭、土麻鸭尽数售罄,只好悻悻离开。 再在冬天想起它是很合适的,冒鸭子嘛,吃得就是个热火朝天。
  为了把稳这次能吃到,我甚至提出了三点过到的建议。哪怕朋友去吃了那么多年,也并没有意识到别个下午5点才开门的现实。 最后歪打正着,5点10分到位,店里灯都没来得及开。差点以为又卖完了。
  也不进门了,站到门口问一声,“还有鸭子不?” 终于,有!非常坚定肯定。 一边还在高兴,跑了40分钟过去终于吃到了,另一边朋友已经把菜点完了。 老客根本不需要再看菜单,也根本不用扫码点单浪费时间,“一根儿肉鸭子,一碗冒鸭肠”,言简意赅。
  作为晚间档第一桌客人,加上店头都还没亮灯,应该是一副休闲画面,但进门最靠左里面的玻璃档口,根本没有在休息的意思。 三个大师傅在厨房里,一个冒鸭子,两个宰鸭子,现在的时间主要忙活打包订单。
 
  果真是吃了好多年的人更有经验,打包带走,好妙。 两口卤水大锅,没搅动前风平浪静,开冒后才晓得厚实的油脂下封存着多么滚烫的汤水。
  即便吃过不少资格“冒鸭子”,也是头一盘眼睛看到“冒”这个动作。 宰好的鸭子在不锈钢瓢瓢里码放整齐,厨师一手持瓢一手拿勺,把卤水不断舀进瓢里再逼出,来回重复五六次,直到卤水彻底把早上就烤好的鸭子再次烫热才罢休。
  起锅前舀一小瓢蒜蓉,再用卤水激发一道香气,就完成了一份冒烤鸭的烹制动作。
 
  一直到打包盒里,鸭子都依旧保持整齐摆放的阵列。 堂食就更简单,一边宰好的鸭子分大小份,即半只、一只,鸭子品种又分两种,肉鸭子、土麻鸭。大部分人会优先选肉鸭子,经济实惠。
 
  装鸭子的碗也是冒鸭子的盛具,重复上述“冒”的动作,很快一份老品种资格冒烤鸭就能上桌。
  鸭肠和鸭血更是精品,数量十分有限。 一碟泡菜才打完,冒鸭子就跟到上桌。 鸭子宰切得可以用薄片来形容,为的是在冒得过程中尽快吸收卤水风味。和君平街冒烤鸭的风格很像,都属于老品种冒烤鸭,但戴鸭子的鸭子更瘦,几乎是薄肌鸭。
  一整根儿鸭子码在碗里还是很有气势的,更过分的是这一碗完全不霸菜,豆芽儿都不垫底,属于纯享版了。
  同一锅冒出来的鸭肠是吃得出的新鲜,肯定不是冻货鸭肠,时间掌握得很好,鸭肠的脆和豆芽的脆汇聚一齐,非常下饭。
  才开始动两筷子,店头就开始密集地陆续上客。也没细看到底是打包的人一直在来往,还是客人的流连,很快,厨房传出“莫得肉鸭子,只有土麻鸭了”的通报。
 
  再一会儿,“鸭子卖完咯,莫得鸭子咯”“去蓝光那边吃嘛”。大约才5点40左右,城中人还没下班,簇桥人民已经把戴鸭子分食完毕。 我问土麻鸭有啥子区别,朋友说他从来只吃过肉鸭子。鸭子肉紧实有嚼劲但不柴,纤维新嫩极其吸汤,和土鸭子那种化渣肉风格不同。
  最后收尾的动作一定是拿汤汤泡饭,或者买个白面锅盔掰成块块丢进去才是最资格。卤水不加任何海椒,味道纯正,油气十足,老少咸宜。 要说鸭子的腥味也是有的,不过一定是吃了大量鸭肉,像我们这样不再点其他菜,才能在重复中挑刺的感受。
  再来的基本都是老辈子了,有的带着白酒,有的骑着“接送孙子车”,一时间从四面八方进店,迅速把这家在此地开了二十多年老店坐满。
 
  除了冒鸭子外,它本身也是间不错的川菜店,邻桌必点的回锅肉里青椒炕得起了白皮,粉蒸排骨看起来都软烂耙和。大部分是当桌吃完,吃不完的都尽数打包。
 
  价格分量都十分合理,成了下次再来的必要驱动力。
 
 
  每天早上6点过开始烤鸭,60只左右鸭子,一直卖到下午开市,这家清末就存在的鸭店,真的一鸭难求。欲吃赶早。
 
  今日编辑 | 谭孃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丸西 稀里哗啦的最近
  @Salt 蓝蓝冬夜
  @有仙森 红红秋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