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10件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

武当休闲山庄 -> 灌水茶馆 -> 10件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09-05 19:56

《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能够积德的事情,要多多去做;会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不然不但自己会有恶报,还会殃及子孙后代。比如下面这10件事,就会折损我们的德行和福报,尽量不要去做!
1、愿人有失
就是一看到别人遭遇失败,看到别人倒霉了,他不但不怜悯,没有同情心,反而很开心,莫名地高兴。虽然没有实际害人的行为,但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就已经损了自己的德行了。
2、减人自益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是非常不厚道的,虽然看似赚了一些便宜,但其实已经大大折损了自己的福报。

3、以恶易好
有些黑心的商家,给人看样品,或者做广告发图片的时候,都是拿的合格的、质量好的产品,但客户购买以后,却发现不一样,被换成次品的货了,这种商家自以为聪明,其实愚蠢。
4、见善不为
能够遇到行善的机会,那也是我们的福报,是上天考验我们的时候。如果善事摆在眼前,还是不肯去做,那就是把福报和机会白白丢掉了。
5、凌孤逼寡
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丛林法则”,如果人也讲“丛林法则”,那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锄强扶弱的侠气传统,欺负那些老弱病残,算什么本事呢?

6、念怨不休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别人有意无意得罪了自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自己德行浅薄,才招来别人的侮辱和打击,而不是心怀怨恨,念念不忘,总想着报复。
7、诳诸无识
自己学了知识,长了本事,应该用来帮助别人,为自己积功累德。但有些人却利用自己的知识,欺骗那些不懂的人,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8、是非不当
善的就是善的,恶的就是恶的,是非对错要分明,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得失,就颠倒黑白,把坏人坏事说成是好的,而把好人好事说成是坏的。

9、受恩不感
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感恩,受到别人的恩惠了,却一点不感激人家,觉得别人帮他都是应该的,甚至还以为别人是傻子,这种存心,实在是太折损阴德了。
10、形人之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我们应该每天反省自己,多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进而及时修正,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别人身上。尤其还把别人的缺点和丑事到处宣扬,让人难堪,就更不应该了。

jjybzxw 2025-09-06 08:08
你提到的《太上感应篇》和《易经》中的教诲,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思想。这些教诲强调了善恶因果、德行修养以及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些观点。

1.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句话强调了因果关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命运。善行会带来福报,恶行则会导致灾祸。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道教文化中,在佛教和其他宗教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思想。

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善恶行为的影响不仅限于个人,还会波及到家庭和子孙后代。一个家庭如果能够积累善行,那么这个家庭的后代也会因此受益;反之,如果一个家庭积累了恶行,那么其后代也会因此遭受不幸。

3. 十件折损德行和福报的事情

你列举的十件事情,都是非常具体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个人的德行和福报,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让我们逐一分析:

1. 愿人有失:幸灾乐祸的心态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狭隘和自私,还会损害自己的德行。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和关心。

2. 减人自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这种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虽然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些好处,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个人的信誉和人际关系。

3. 以恶易好:这种欺诈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还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长期来看,这种行为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4. 见善不为:遇到行善的机会却不肯去做,实际上是放弃了积累福报的机会。善行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

5. 凌孤逼寡:欺负弱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懂得保护弱者,而不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压迫他们。

6. 念怨不休:心怀怨恨、念念不忘报复,这种心态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宽恕和包容是更高层次的德行。

7. 诳诸无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欺骗那些不懂的人,这种行为是非常不道德的。真正的知识应该用来帮助他人,而不是用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8. 是非不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误导他人,还会破坏社会的公正和秩序。

9. 受恩不感:不懂得感恩的人往往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美德,它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10. 形人之丑:宣扬他人的缺点和丑事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注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结论

总的来说,《太上感应篇》和《易经》中的这些教诲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和正直的心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积累更多的福报。希望这些思考能对你有所启发,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德行修养和善行积累。


查看完整版本: [-- 10件损德的事,尽量不要去做!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