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ybzxw |
2025-09-05 08:53 |
山谷石窑夜景 ©小隐建筑 蚂蚁的启示 2021年底,第一次踏足泸州梨花村,山谷里落叶后枯骨嶙峋的梨树密布山野,小道旁屹立的巨石迎面扑来,深冬时节萧瑟的山谷让人印象深刻。次年3月,再访梨花村,第一次领略了山谷中梨花烂漫的美景。雪白的梨花随风飘舞,洒满了蜿蜒的小路。一队蚂蚁穿梭在洒落的花瓣里,三五成群,各有姿态,时隐时现。俯察之下,极为有趣。
初次踏足梨花村 ©小隐建筑
穿梭在梨花瓣中的蚂蚁 ©小隐建筑 三个月后,不在山林·山谷石窑开始启动,计划在梨花村这个山谷的门口打造一座集窑烤面包、烘焙工坊、咖啡茶饮、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小建筑。一以贯之,循着小隐团队创作建筑的“意象建筑”理论,设计之初我们开始为这个小建筑挖掘适宜的象源。 概念示意图 ©小隐建筑 梨花、巨石、夕阳是梨花村留在我们脑海里最为深刻的印迹。如何让这几个元素的组合更有趣味,同时又自然而然、悄无声息?那一群蚂蚁在花瓣底下跑来跑去的场景重现脑海,倘若把人缩小到蚂蚁的尺度,地上那一片片的花瓣不就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筑嘛……!于是乎,山谷石窑就这样形成了。
夕阳映照山谷石窑 ©小隐建筑
梨花从中的山谷石窑 ©小隐建筑
白色巨型花瓣与黑色巨石 ©小形在空间 建筑以梨花瓣和山谷特有的巨石为建筑意象,花瓣的形态色彩、巨石的形态质感转化为建筑和空间的场景形式,“落花一瓣轻叩石,梨花瓣里舞新衣”。整个建筑似一片巨大的梨花瓣飘落在巨石之上,呈现一种轻盈纯粹的观感。远处眺望,卷曲的白色“花瓣”又如同一颗巨大的整石,矗立在台地之上。
山谷石窑夏日鸟瞰 ©小隐建筑
蓝花楹树丛中的山谷石窑 ©小隐建筑
远眺如巨石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没有平面定义的墙体,整个空间由一颗“巨石”支撑着一片曲面屋顶构成,掏空的“巨石”内藏着一个卫生间。花瓣既是墙体也是屋顶,花瓣覆盖之下便是使用空间,这些空间裹挟着高透玻璃与旁边的环境紧密相连,成为一体。人们穿梭在洒落的花瓣里,三五成群,各有姿态,时隐时现,酷似那一队忙碌着的蚂蚁……!
巨石撑起白色屋面 ©形在空间
花瓣里的空间©形在空间
山谷石窑室内©形在空间
山谷石窑春日鸟瞰 ©小隐建筑 花瓣里的回声场 山谷石窑以钢结构为骨架,屋面采用模拟“花瓣骨骼脉络”的钢结构网架形式简化而成。围护结构仅有巨石卫生间的单片剪力墙和环形分布的5根直径80mm钢柱构成。整座建筑的结构设计逻辑简洁清晰,并与最终呈现的建筑形式完美契合。
结构示意图 ©小隐建筑 模型示意图 ©小隐建筑
巨石和细柱构建的结构体©形在空间 花瓣的外形通过两层3mm镀锌钢板蒙皮实现,两层钢板将结构骨架全部包裹起来,空腔内填充保温岩棉。钢板以装饰水泥漆饰面,最终达到通体白色的花瓣效果。钢板自身具备的防水性省去了屋面很多传统的构造,屋面厚度被精确控制在160mm以内,尽可能还原梨花花瓣轻盈的体态。
轻盈的薄屋面©形在空间
山谷石窑夜景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夜景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夜景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的建筑场地在乡村公路边的一块台地之上,南北均有高大茂密的蓝花楹树丛,东侧平接是农田,西侧紧邻高差约3米的公路。卷曲的屋面实墙朝西,遮挡下午的烈日,并屏蔽西侧道路带来的不良景观和噪音干扰;开口朝东,迎接冬季早晨的暖阳,并与蓝花楹树林下的户外空间形成联动,围合成一个宽敞的活动院子。
山谷石窑鸟瞰平面 ©小隐建筑
台地上的巨石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东侧局部鸟瞰 ©小隐建筑
山谷石窑西侧视角 ©小隐建筑
黄昏时刻的山谷石窑©形在空间 近似椭圆形的建筑平面与曲面屋顶的组合,使建筑内部获得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声学效果,不同位置发声均可获得不同的回声,声音在建筑内部回荡,变得更加清脆悦耳,非常适合管弦乐器的演奏。在后期的运营当中,我们也组织了多次小型的亲子音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这片巨大的花瓣里感受了音乐的美妙。
春日山谷石窑鸟瞰 ©小隐建筑
巨石与花瓣 ©小隐建筑
台地上的建筑 ©小隐建筑
夏日清晨鸟瞰 ©小隐建筑
局部夜景鸟瞰 ©小隐建筑 项目图纸
平面图 ©小隐建筑 东立面 ©小隐建筑 西立面 ©小隐建筑 北立面 ©小隐建筑
剖面图 ©小隐建筑 主创团队:小隐建筑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设计团队:杨锐、胡沁梅、苟源君、赵亚线 施工图团队: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业主单位: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泸州兴阳建川实业有限公司 摄影:形在空间、小隐建筑 撰文:潘友才、吴晓雪 项目地址:四川泸州市丹林镇梨花村不在山林 建筑面积:148平方米 建筑材料:钢圆管、镀锌钢板、装饰水泥漆、耐候肌理漆、钢化超白夹胶玻璃 建成时间:202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