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4。初唐歌(5):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5-10-30 13:29)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5。初唐歌(5):沈佺期和宋之问是唐朝律诗定型的关键推手、诗歌史上坐标人物。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鉴赏唐诗,首先要对“近体诗”和“古体诗” .. (2025-10-30 13:29)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6。古体诗(1):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这个概念和通常说的“古代诗歌”不同,是专用名词,专指唐代以前流行并在唐代继续流行的一种诗体,和唐代形成的近体诗相对存在。古体诗的特点是,每篇句数不限,每句字数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可换韵,句与句间 .. (2025-10-30 13:55)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7。古体诗(2):一句话,古体诗格律上比较自由,同近体诗在格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同。古体诗分两大类: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或简称五古和七古)。此外还有句式长短不齐的古诗,一般归入七古。有的古体诗句数、字数和律诗相同,但用韵、平仄和对仗都不同于律诗的 .. (2025-10-30 13:5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8。近体诗(1):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 (2025-10-30 13:57)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49。近体诗(2):近体诗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第二类是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如大家熟悉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 .. (2025-10-30 14:25)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0。近体诗(3):这是五言绝句,它必须是四句20字。其次它必须依照用韵要选一个韵部的字作韵脚①,这首诗的“流”、“楼”两字就属“十一尤”韵。再次,它用的字必须合乎规定的平仄格式,这样读起来才抑扬间错,和谐动听。这首诗的平仄格式是:平仄平平仄,平平 .. (2025-10-30 14:25)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1。近体诗(4):有的字可平可仄,有的的字不能变通。所谓“平”,指的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所谓“仄”,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字。按普通话说,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字属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字属仄。 (2025-10-30 14:2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2。近体诗(5):绝句诗上下句之间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登鹳雀楼》这首绝句全首对仗,后两句“欲穷”对“更上”,“千里”对“一层”,“目”对“楼”。我们举《登鹳雀楼》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共四种格式 .. (2025-10-30 15:32)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3。近体诗(6):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也都各有四种平仄格式。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只举上例作些提示,不再详细介绍了。如果不想创作这类诗,只是鉴赏前人作品,那么关于格律的要求知道得粗略些,也是无妨的。 (2025-10-30 15:32)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4。近体诗(7):七言绝句,我们举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来看: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表达了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全诗四句,28个字,押的是“七阳”韵,平仄按规则。因绝句允许不对仗,这首诗就没有对 .. (2025-10-30 15:33)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5。近体诗(8):五言律诗,我们看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这是除夕之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全诗八句,40个字,押“十一真”韵,平 .. (2025-10-30 16:45)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6。近体诗(9):律诗的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一年”对“万里”,“将尽”对“未归”,“夜”对“人”;颈联“寥落”对“支离”,“悲”对“笑”,“前事”对“此 .. (2025-10-30 16:46)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7。近体诗(10):七言律诗,我们看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寥落残魂倍黯然,霜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再荆门郢树烟。这是柳宗元被贬到蛮荒的柳州,送别堂弟柳宗一去江陵时写的诗, .. (2025-10-30 16:47)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8。近体诗(11):七言律诗第一句多用韵,也可不用韵,这首用韵。律诗中还有一种“排律”(延长),即把律诗延长至10句以上乃至百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所有出句与对句全要对仗。排律通常为五言。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 .. (2025-10-30 18:20)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59。盛唐歌(1):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 (2025-10-30 18:21)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0。盛唐歌(2):山水田园诗A。这类诗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维。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厌倦官僚生活,长期隐居于辋〔wǎng读音同“网”〕川别业,热爱自然,熟悉农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 (2025-10-30 18:22)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1。盛唐歌(3):山水田园诗B。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025-10-30 19:14)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2。盛唐歌(4):山水田园诗C。《渭川田家》翻译: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 .. (2025-10-30 19:14)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3。盛唐歌(5):山水田园诗D。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 (2025-10-30 19:14)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4。盛唐歌(6):山水田园诗E。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面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与王维齐名的诗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阳(在今湖北省),常被称为孟襄阳,据说他曾在张九龄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 (2025-10-30 20:20)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5。盛唐歌(7):山水田园诗F。唐玄宗知道孟浩然的诗名,命他朗诵诗作。他诵读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弃”(我缺乏才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听了大不高兴,说:“是你不求当官,不是我不让你当官,你怎么能怪我!” (2025-10-30 20:20)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7。盛唐歌(9):山水田园诗H。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翻译:老朋友杀鸡做饭,请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绿树严严地围住村庄;远望,青翠的山峦向远方延伸开去。打开轩窗,可见到堆着谷物的场院和青青的菜园;端着酒杯兴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长势和收获。 (2025-10-30 21:49)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8。盛唐歌(10):山水田园诗I。在这样天然图画中与好友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该是多么快乐和惬意!酒后,朋友间仍恋恋不舍,约定九九重阳节再来欢聚,痛饮美酒,醉赏菊花。 (2025-10-30 21:49)
zjjwjiang:中国古文化之唐诗69。盛唐歌(11):山水田园诗J。储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隐士,他的《钓鱼湾》写了隐居的情趣: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翻译:垂钓在春天的绿水湾,春已深杏花盛开纷繁。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浅,荷叶摇动才知鱼游散 .. (2025-10-30 21:50)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