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吃饭七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70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5点 [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003
金币
41700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6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10-20) —
很多老人习惯说“吃饭七分饱”,觉得这样轻松、养胃、不负担。但医生们发现,等年纪过了70岁,这个说法其实需要重新看待。
因为老年人的身体和年轻时完全不同,消化能力下降、肌肉流失加快、免疫力减弱,这时候如果还总是吃得过少,反而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身体衰退加速的问题。
与其一味强调“少吃”,不如更讲究“吃得对”。尤其是过了七十岁,在饮食安排上更应该注意几个方面,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减少疾病风险。


首先,优质蛋白一定要优先保证。很多老人年纪大了以后,胃口没以前好,总喜欢清粥小菜,甚至干脆一碗稀饭就算一餐。殊不知,这种饮食虽然清淡,但蛋白质远远不够。
研究发现,七十岁以后肌肉流失速度会加快,如果没有足够蛋白质补充,就容易出现肌少症,表现为走路不稳、跌倒风险高、日常活动力下降。
鸡蛋、鱼肉、瘦肉、牛奶、豆制品这些都是优质蛋白来源,每天至少要保证一到两种出现在餐桌上。医生们经常强调,老年人想要延缓衰老,第一件事就是保证蛋白质足量。


哪怕吃不下太多主食,也要想办法把鸡蛋或者豆腐先吃下去。与此同时,优质蛋白对免疫系统也有帮助,能让身体抵抗感染。尤其是天冷流感高发时,蛋白质摄入足的老人更能扛住疾病。
然后,粗杂粮要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很多老年人习惯吃白米饭、白馒头,觉得顺口好消化。但研究显示,单一的精制主食会让血糖快速上升,也缺乏膳食纤维,对肠道和血管都不利。
粗粮比如燕麦、玉米、小米、红薯、全麦面包,这些能让血糖上升更平缓,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老人,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米白面,可以明显改善血糖波动。


同时,粗粮里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这在老年人群里非常重要。有人担心粗粮难消化,这就需要注意方式,可以把粗粮煮得更软一些,或者和精米搭配,逐步增加比例。
换句话说,老年人的主食不该永远是白粥和白饭,而是要学会在口感和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再者,食物要尽量做得“软烂”。这是因为随着年纪增加,牙齿咀嚼力下降,胃肠蠕动能力也减弱。硬的、韧的食物往往嚼不动,吃下去也不容易消化。


医生常说,七十岁之后吃东西要讲究“好嚼、好吞、好消化”。比如肉类尽量炖得软一些,蔬菜煮烂再吃,粗粮做成粥或者羹,而不是干硬的杂粮馒头。
这样能减少胃肠负担,也能让营养更好吸收。很多老人因为食物太硬而吃得少,久而久之就出现营养不足和体重下降。
研究发现,食物软烂不仅让老人更容易摄取营养,还能减少呛咳和消化不良的风险。尤其是有些老人患有咽喉功能下降,硬食物可能会增加呛咳窒息的危险,所以软烂饮食对安全性也有帮助。


与此同时,主动、及时补充水分也很关键。很多老人本身口渴感就减弱,常常一天都不怎么主动喝水。
殊不知,轻度脱水在老年人群里很普遍,而这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风险,还容易加重便秘和尿路感染。研究显示,老年人如果能保证每天足量水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降低。
但要注意,老年人喝水方式也要讲究,不要一次性大量喝,而是少量多次,每次半杯,分散在一天里。有人担心晚上喝水会夜尿增多,这可以通过白天多喝、晚上减少来调整。


饮品最好是白开水或淡茶,不建议用饮料或浓茶代替。特别是在天气转凉的时候,老人常常因为怕冷更不愿喝水,这其实反而增加了健康风险。
换句话说,过了七十岁,喝水不能光靠“口渴提醒”,而是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此外,蔬菜要多样化,尤其要增加多彩蔬菜。老年人的饮食容易单调,常常就是白菜、土豆、胡萝卜几样来回换,但研究显示,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质和植物营养素。


绿色蔬菜富含叶酸和维生素K,对骨骼和血管有益;红色和橙色蔬菜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能抗氧化、保护心脏;紫色蔬菜里有花青素,有助于延缓衰老。
医生们建议,餐桌上尽量做到多种颜色的搭配,每天至少三到四种蔬菜,哪怕量不多,也要尽量丰富。与此同时,蔬菜还能补充膳食纤维,改善肠道功能。
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彩蔬菜不仅让营养更全面,还能让饮食更有食欲感,这也是促进进食的重要因素。


当然,这些饮食调整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很多老人习惯几十年,要他们突然改变确实不容易。但医生们提醒,饮食习惯可以逐步调整,不需要一口气全换。
例如,可以先在早餐里加一个鸡蛋,在米饭里掺一把燕麦,把菜多煮一会儿,让水杯随手可得,逐渐增加蔬菜种类。这些小小的变化,坚持下来就是对健康的巨大改善。


总的来说,七十岁之后,饮食重点不再是单纯控制量,而是保证质。优质蛋白要足够,粗杂粮要占一部分比例,食物要软烂易消化,水分要主动补充,蔬菜要多样多彩。
做到这几点,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降低慢性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换句话说,老人们在饮食上不必一味讲究清淡少吃,而是要聪明地吃,科学地吃。毕竟,活得健康,吃得舒服,才是真正的长寿秘诀。
1条评分金币+22
xian209 金币 +22 - 昨天 21:2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0003
金币
41700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38
根据最新医学研究和医生建议,“吃饭七分饱”原则对70岁以上老年人可能不再适用。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衰退、肌肉流失加速、免疫力下降等生理变化,过度限制饮食易导致营养不良,反而增加健康风险1246910。以下是针对70岁以上人群的5点科学饮食建议:

⚠️ 一、调整核心原则:放弃机械化的“七分饱”
老年人营养需求更高:70岁后胃肠吸收能力下降(胃蛋白酶分泌量仅为年轻时的45%6),但蛋白质需求反增20%6。若盲目坚持七分饱,易陷入“隐性饥饿”,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146。
科学热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 体重(kg) × 30-35kcal6(例:60kg老人需1800-2100kcal),需优先保证营养密度而非单纯减量。
二、蛋白质优先:每日必补“硬指标”
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需1.2-1.5g蛋白质(70kg老人约84-105g)46910。
优质来源与搭配:
▶️ 动物蛋白:鸡蛋(吸收率97%4)、低脂牛奶(200ml≈7g蛋白+钙4)、清蒸鱼/鸡胸肉(100g≈18g蛋白4)。
▶️ 植物蛋白:豆腐、藜麦、豆浆(需搭配谷物提高吸收率)。
分配技巧:早餐2个鸡蛋+牛奶,午餐手掌大瘦肉,晚餐豆腐/鱼片49。
三、补水升级:定时定量,拒绝“等渴再喝”
每日1500ml以上:老年人渴觉迟钝,需主动补水。晨起300ml温水稀释血液,三餐前各100ml促消化46。
防起夜方案:下午4点前完成全天80%饮水量,可添加柠檬片调味49。
避免误区:茶/咖啡不能替代白水,过量可能加重钙流失。

🌾 四、主食优化:粗粮精吃,控量不控质
粗粮占比≤30%:过量粗粮可能加重腹胀(尤其肠功能弱者)4。建议大米+小米+南瓜按2:1:1混合,降低血糖波动4。
复合碳水替代精粮:用燕麦粥、杂粮饭替代白米饭,搭配薯类(红薯/山药)补充膳食纤维39。
碳水≠敌人:完全戒主食易导致能量不足,加速肌肉分解79。
🔍 五、关键细节:容易被忽视的要点
油脂选择:每周至少2次深海鱼(三文鱼/鲭鱼)补充Omega-3469,烹饪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每日20-25g)9。
维生素协同补充:
维生素D:日晒10-15分钟(露出前臂)4 + 香菇(晒干后VD激增30倍)49。
钙:500ml牛奶≈20碗骨头汤的钙量,且无嘌呤风险410。
进食方式:每口咀嚼15-20次,锻炼口腔肌肉并助消化69;避免汤泡饭,减少吞咽风险6。
❌ 高风险饮食误区(需避免)
误区    风险    替代方案
完全不吃油盐    乏力、电解质紊乱3    每日盐≤5g,优质油脂必吃
迷信骨头汤补钙    低钙+高嘌呤4    牛奶/豆制品+维生素D
晚餐只吃水果    蛋白质缺口加速肌少症6    晚间加餐:希腊酸奶+坚果
💎 总结
70岁后饮食需从“少吃”转向“吃对”:足量优质蛋白+定时补水+主食优化+必需脂肪酸+关键营养素协同。建议定期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正常值0.28-0.35g/L)和握力(男性≥25kg,女性≥18kg)评估营养状况6。更多细节可参考临床营养指南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839
金币
489526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59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2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0:40
七十岁老人饮食建议

优质蛋白的摄入

- 重要性: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量和身体正常代谢。
- 来源:鸡蛋、鱼肉、瘦肉、牛奶、豆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
- 建议:每天至少保证一到两种优质蛋白食物出现在餐桌上。

粗杂粮的替代

- 好处:粗杂粮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和降低血糖波动。
- 建议:用部分粗粮替代精米白面,如燕麦、玉米、小米、红薯等。

食物的软烂易消化

- 原因:老年人牙齿咀嚼力下降,胃肠蠕动能力减弱,因此食物应加工得软烂一些。
- 建议:肉类尽量炖得软一些,蔬菜煮烂再吃,粗粮做成粥或羹。

主动补充水分

- 重要性:老年人口渴感减弱,容易导致轻度脱水,增加健康风险。
- 建议: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少量多次,分散在一天里。

蔬菜的多样化

- 好处: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抗氧化物质和植物营养素,有助于延缓衰老和保护心脏。
- 建议:餐桌上尽量做到多种颜色的蔬菜搭配,每天至少三到四种蔬菜。

饮食习惯的逐步调整

- 建议:不需要一次性全换,可以逐步增加优质蛋白、粗杂粮和多彩蔬菜的摄入,让身体逐渐适应。

总的来说,七十岁之后的饮食应注重食物的质量和多样性,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同时减少身体负担,从而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