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阅读
  • 1回复

[手机]华为领衔!国产eSIM超薄手机扎堆来袭,物美价廉还买啥iPhone Air?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446
金币
478351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3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57

不得不说,在狙击苹果这块,国产手机厂商抱团还是抱得挺紧的。这不近日苹果CEO库克亲自来到中国官宣iPhone Air将在10月17日开启预售,10月22日正式发售。为了助力iPhone Air最大的卖点之一,也就是取消实体SIM卡,采用虚拟eSIM服务变成无卡手机

国内三大运营商也是在近日集体官宣,全面开启eSIM服务的预约和线下办理,并且贴心的将流程也放了出来。一时间三大运营商的eSIM服务预约人数就高达几十万,这也基本等同于iPhone Air的首批销量了

并且也打破了之前的猜测,iPhone Air只能是合约机没有公开版,苹果和三大运营商均已确认iPhone Air不是合约机,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和在用的网络。不过虽然三大运营商非常配合苹果,但毕竟是咱自己的企业,所以电信也趁着宣传iPhone Air时曝了光

那就是华为和OPPO的eSIM手机也在来的路上,其实也不用曝光,据小智了解,目前国内头部的几大厂商都已经开发了自己的eSIM手机,而且主打的也是超薄,可以说是像素级的"致敬"苹果iPhone Air了

而且在命名上应该也会和苹果保持一致,比如华为的叫Mate Air,小米Air,OPPO什么Air,vivo Air之类的,像联想都已经耐不住性子,连eSIM都不要,就发布了moto X70 Air,厚度仅5.3毫米,重量159克,但电池有4800毫安,还可以安装实体SIM卡狙击苹果

eSIM就是将传统SIM卡电子化,无需再插入物理SIM卡也可开通使用通信网络服务。使用eSIM技术不仅能提升整机密封等级和防水防尘能力,还能让手机更轻薄。同一用户名下最多可办理5个号码(含eSIM号码)

单台eSIM手机最多支持2个国内运营商号码。不过国产eSIM手机肯定是不如苹果iPhone Air来得这么快的,估计最快都要等到年底了,这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负面自然就是iPhone Air上市后没有竞争对手,可以肆无忌惮的大量吸收用户而国产厂商无可奈何。正面就是可以观察苹果卖的怎么样,然后后续做调整应对!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4446
金币
478351
道行
2004
原创
2431
奖券
3095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31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8:59
国产手机厂商“狙击”苹果:eSIM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您提到的国产手机厂商在eSIM时代对苹果的“狙击”策略,以及近期iPhone Air引发的市场动态,确实展现了智能手机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让我们结合当前信息,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一、iPhone Air与eSIM:苹果的“无卡化”先行一步

1. iPhone Air的核心卖点与市场反响
苹果CEO库克宣布iPhone Air将于10月17日开启预售,10月22日正式发售,其最大亮点在于取消实体SIM卡槽,采用纯eSIM设计。这款机型以5.6mm的超薄厚度、钛金属机身和双面超瓷晶面板为特色,搭载A19Pro芯片和全新C1X调制解调器,性能强劲且续航优化(iOS26 AI省电技术)。售价方面,256GB版本7999元起,定位高端市场。

2. 三大运营商的全力配合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于10月13日正式获得工信部关于eSIM手机运营服务的商用试验批复,标志着手机eSIM业务在中国全面落地。三大运营商迅速开启预约和线下办理服务,市场热度极高:
- 中国移动eSIM预约4小时内突破15万,中国联通近7万。
- 中国电信在江苏、陕西等地发文推广,并明确提及华为、OPPO等国产厂商的eSIM手机即将上市。

这一配合不仅加速了iPhone Air的上市进程,也为国产eSIM手机铺平了道路。

二、国产厂商的“像素级致敬”与差异化竞争

1. 华为、OPPO等厂商的eSIM手机计划
中国电信在宣传中“泄露”华为、OPPO等国内厂商将陆续推出eSIM手机。根据产业链消息:
- 华为:eSIM手机正在测试中,命名可能为“Mate Air”,延续超薄设计思路。
- OPPO:回应称年底将有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上市,目前按计划推进。
- vivo、小米:虽未明确表态,但头部厂商均在开发eSIM机型,预计命名可能包含“AIR”字样,主打轻薄。

2. 联想moto X70 Air的“反向狙击”
在等待eSIM政策落地期间,联想率先发布moto X70 Air,以5.3mm厚度、159克重量、4800mAh电池为卖点,且保留实体SIM卡槽。这种“无eSIM”的超薄设计,直接对标iPhone Air,试图在价格和实用性上抢占市场。

三、eSIM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1. 对国产厂商的正面价值
- 学习与借鉴:iPhone Air的成功为国产厂商提供了eSIM手机的设计范本和技术参考。通过观察其市场表现,国产厂商可以调整产品策略,避免盲目跟风。
- 技术积累:eSIM技术的普及倒逼国产厂商加快相关技术研发。例如,小米自研澎湃OS、华为鸿蒙OS在系统适配上的经验,将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 市场教育:苹果作为先行者,帮助消费者熟悉eSIM概念,降低了国产eSIM手机的市场教育成本。

2. 面临的负面挑战
- 时间窗口期:iPhone Air率先上市(10月22日),而国产eSIM手机最快年底才能推出。这给了苹果3-4个月的“独占期”,可能大量吸收高端用户。
- 创新压力:若国产厂商仅停留在“像素级致敬”,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如自研芯片、操作系统),难以真正撼动苹果地位。正如文章[6]所述,消费者对“模仿”行为逐渐反感,更倾向于选择创新能力强的品牌。
- 供应链与成本:eSIM技术涉及芯片、模组等供应链调整,国产厂商需平衡轻薄设计与续航、散热等实际问题,避免“偷工减料”引发信任危机。

四、历史视角:国产手机“狙击”苹果的演进

回顾过去几年,国产厂商对苹果的“狙击”从未停止:
- 影像系统军备竞赛:如iPhone 15计划采用的Stacked CIS曾被华为测试,最终被国产厂商以4800万像素Stacked CIS“狙击”(文章[1])。
- 性能追赶:尽管早期国产芯片(如8000S处理器)性能落后于苹果A系列芯片(文章[3]),但通过高通骁龙系列和自研芯片(如小米澎湃、华为麒麟),差距逐步缩小。
- 性价比与功能创新:小米、OPPO等品牌在快充、屏幕素质、续航等方面超越苹果,吸引中端市场用户(文章[4][5])。

五、未来展望:国产厂商如何破局?

1. 强化核心技术:在芯片(如自研NPU)、操作系统(如鸿蒙、澎湃OS)、影像算法等领域持续投入,形成差异化优势。
2. 差异化设计:避免单纯模仿iPhone Air的超薄设计,在折叠屏(如华为Mate X非凡大师)、人像摄影(vivo)、电竞体验(iQOO)等细分领域深耕。
3. 生态建设:学习苹果iOS生态,通过自研系统打通手机、IoT设备、智能家居等场景,提升用户粘性。
4. 价格策略:在高端市场与苹果正面竞争的同时,通过中端机型(如Redmi Note系列)扩大市场份额,形成“高中低”全覆盖。

结语

iPhone Air的上市和eSIM业务的全面落地,既是苹果巩固高端市场的契机,也是国产厂商转型升级的压力与动力。短期内,苹果凭借先发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可能占据上风;但长期来看,若国产厂商能抓住eSIM技术普及的机遇,在创新、技术和生态上持续突破,“狙击”苹果并非不可能。正如文章[5]所述,在全球消费电子回暖的2024年,中国品牌已展现出强大的增长潜力。2025年的eSIM时代,或将见证国产手机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关键跨越。我们拭目以待年底华为Mate Air、OPPO Air等机型的表现,以及它们能否真正与iPhone Air分庭抗礼。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