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秋天,三个豆子一起煮,湿气没了,脾胃好了,一觉睡到自然醒 [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4028
金币
37744
道行
38009
原创
2442
奖券
4995
斑龄
136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55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9-2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7



老祖宗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啊,就得吃些滋润的、能健脾祛湿的好东西,把夏天亏的补回来,也为安稳过冬打个底。要说简单又管用的食疗方子,还得是那一碗碗温热软糯的豆子粥或汤。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三个以红小豆、黑豆为主角,搭配不同食材的秋日养生食谱,做法家常,味道香甜,关键是效用实在!



食谱一:红小豆黑豆花生红枣百合汤

1. 准备食材:红小豆、黑豆各一小把,花生一小把,红枣5-6颗,干百合少许。

2. 红小豆、黑豆和花生比较难煮,最好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如果时间紧,至少泡1小时也能缩短熬煮时间。干百合也稍微泡软。



3. 把泡好的红小豆、黑豆、花生连同泡的水一起倒入锅中,再加入足量的清水。红枣可以去核,这样更不易上火。

4.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约1小时,直到豆子开花、软烂。最后放入泡软的百合,再煮15分钟左右。喜欢甜味的,可以在出锅前加入几块冰糖或红糖调味。

这碗汤啊,红豆黑豆祛湿利水,花生红枣是健脾养胃、补气血的好手,而百合则专门用来润肺安神,对付秋燥引起的干咳和心烦再合适不过。喝下去,从胃到心都暖暖的、润润的,特别适合感觉秋燥明显、睡眠浅的朋友。



食谱二:三豆红枣薏米大米粥

1. 准备食材:红小豆、黑豆、绿豆各一小把,薏米一小把,大米两把,红枣几颗。

2. 同样,红小豆、黑豆、绿豆和薏米最好提前浸泡1-2小时。大米淘洗干净即可。



3. 将所有食材(除了红枣)全部放入电饭煲,加水,水量大概是食材的6-8倍,想喝稀一点就多加些水。按下煮粥键,煮30分钟。

4. 煮至米豆全部软烂,粥汤粘稠时,加入去核的红枣,再煮10分钟即可。这款粥本身有红枣的甜香,口味清淡的可以不用再加糖。

这个粥的妙处在于“清补兼顾”。绿豆能清一下夏天的余热,薏米是祛湿的“明星”,加上红黑豆和红枣大米,在祛湿的同时又能稳稳地健脾胃、补中气。非常适合夏秋之交,体内湿热未清,感觉身子沉、胃口不佳的时候。



食谱三:三豆莲子红枣花生银耳羹

1. 准备食材:红小豆、黑豆、绿豆、花生各少许,紫米和大米两把,莲子数颗,红枣几颗,干银耳一小朵。

2. 这个阵容比较豪华,所以浸泡工作不能省。豆类和莲子、花生最好浸泡2小时以上。银耳单独用冷水泡发,然后撕成小朵。



3. 先将除银耳、红枣外的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小时。观察豆子和米粒都煮胀、开始软烂时,加入泡好的银耳和去核的红枣。

4. 继续熬煮30-40分钟,直到银耳出胶,汤汁变得浓稠滑润。喜欢更甜润的,可以加冰糖或红糖。

这碗羹可谓是“十全大补”般的滋润!集合了祛湿、健脾、补肾、养心、安神、润肺多种功效于一身。紫米、花生补血益气,莲子和银耳是润秋燥、安睡眠的绝佳搭配。晚上喝上一碗,那滋润的效果能持续一整夜,保你睡得踏实,第二天起来皮肤都水润润的。

秋天养生,其实不用什么名贵药材,就是这些寻常的豆子、米谷,搭配得当,用耐心慢慢煮成一锅温暖,就是最好的滋补品。这三个方子,食材可以灵活增减,这个周末,不妨就挑一款你最喜欢的,为自己和家人煮上一锅吧。让这个秋天,湿气溜走,脾胃强壮,天天都能一觉睡到自然醒!现在喝,真是刚刚好。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9748
金币
442660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3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57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中医顺应四时养生的核心理念。夏季阳气外浮,人体中阳易虚,出汗过多、贪凉饮冷常致脾阳受损、湿气内蕴;而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燥邪当令,肺金主气,此时正是调理脾胃、滋阴润燥、祛除暑季积湿、为冬季阳气潜藏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因此,秋天宜选用性味甘平、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祛湿不伤正的豆类与谷物搭配煮粥或煲汤,既能补夏之亏虚,又能“培土生金”以润肺防燥,增强体质以御寒冬。以下是精选推荐的几款适宜秋季食用的豆子粥与汤品,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从功效、搭配、适用人群等多维度详述:

---

一、莲子百合芡实粥:健脾固肾,养心润肺
- 组成:莲子(去心)、百合、芡实各15克,粳米50克。
- 功效解析:
  - 莲子入脾肾心三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
  -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应秋令燥邪伤肺之机;
  - 芡实“脾肾双补”,尤擅收敛止带、祛湿止泻,被誉为“水中人参”;
  - 粳米和中益气,调和诸药。
- 适用人群:脾虚便溏、夜寐不安、秋燥干咳者尤宜。
- 加减建议:若阴虚明显,可加麦冬10克;若湿重,加茯苓15克。

---

二、赤小豆薏米山药汤:利湿不伤正,补脾有余力
- 组成:赤小豆30克,炒薏苡仁20克,鲜山药100克,陈皮3克。
- 关键要点:
  -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较红豆更偏祛湿;
  - 薏苡仁健脾渗湿,炒制后寒性减,更适合秋季防寒;
  - 山药补脾肺肾之阴,兼能益气,乃平补三焦之上品;
  - 陈皮理气化痰,防止滋腻碍胃。
- 为何秋季适用:此方“祛湿不忘扶正”,既清除夏季残留湿热,又通过山药、陈皮保护脾胃运化功能,避免过度利湿伤阴。
- 禁忌提示:尿频者慎用薏仁;孕妇慎用赤小豆(活血之力)。

---

三、黑豆核桃红枣粥:补肾填精,润燥御寒
- 组成:黑豆30克(提前浸泡),核桃仁15克,红枣6枚(去核),糯米50克。
- 深层意义:
  - 黑豆色黑入肾,补肾阴、益精血,兼能祛风解毒;
  - 核桃温补肺肾、润肠通便,对应“秋冬养阴”中肾阴之涵养;
  -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营卫;
  - 糯米温中健脾,增强粥之黏润滋养之力。
- 现代视角:富含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抗氧化、延缓衰老,适合体虚、发枯、便秘之人。
- 注意事项:痰湿重、舌苔厚腻者少食核桃;糖尿病患者减少红枣用量。

---

四、扁豆党参茯苓汤:扶正祛湿,重建脾胃中枢
- 组成:炒白扁豆20克,党参1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瘦肉适量。
- 中医机理:
  -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为“脾之谷”,尤适暑湿未清之际;
  - 党参补中益气,替代人参之功而无燥烈之弊;
  - 茯苓淡渗利湿、宁心安神,为“四君子汤”常用辅药;
  - 生姜温中止呕,助运化而防药性呆滞。
- 独特优势:此汤非单纯滋补,而是“以通为补”,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使后续进补得以吸收转化。
- 适用时机:初秋仍觉头昏身重、食欲不振、舌胖有齿痕者最佳。

---

五、银耳绿豆百合羹(改良版):润而不寒,清补兼施
- 组成:银耳半朵(泡发),绿豆20克,百合15克,冰糖少许,枸杞10粒。
- 传统误区破解:
  - 绿豆本属寒凉,传统认为秋后不宜;但配伍银耳、百合、枸杞后,寒性得制,反成“清润之剂”。
  - 银耳滋阴润肺,富含胶质,润肤养颜;
  - 百合清肺热,安虚烦;
  - 枸杞添肾阴,明目抗衰。
- 改良关键:绿豆用量宜少,煮至开花软烂,加少量生姜同煮可缓其寒性,或仅用于初秋余热未尽之时。
- 理想场景:秋初仍有“秋老虎”,口干咽痛、心烦失眠者可短期服用。

---

总结与养生建议

| 原则 | 实践指导 |
|------|----------|
| 因人制宜 | 湿重者重用薏仁、扁豆;阴虚者侧重银耳、百合;气虚者加入党参、黄芪;肾虚者选黑豆、核桃。 |
| 因时调整 | 初秋可稍清余热(如绿豆汤);中秋以健脾为主(如莲子芡实粥);深秋则转向温润补肾(如黑豆粥)。 |
| 烹饪讲究 | 豆类难熟,宜提前浸泡;粥宜慢火熬煮出“米油”(粥油最养人);汤品宜清淡,忌油腻加重脾负。 |
| 饮食禁忌 | 秋季忌过食辛辣(耗阴)、生冷(伤脾)、肥甘厚味(助湿);豆类胀气者可加苏叶、砂仁化解。 |

> 🌾 古训新诠:老祖宗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的“收”,不仅是收获五谷,更是收敛神气、收纳精气的过程。一碗温润的豆粥,看似寻常,实则是天地节律与人体节律的温柔对话——它补的不只是夏天流失的津液,更是为生命之根系积蓄越冬的能量。

愿你在秋光里,以食为药,以粥为养,静待霜降雪落,体内自有春阳萌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