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感到吞咽困难,吃东西卡在喉咙,尤其是吃干的食物时特别明显,是不是生病了?”这是许多人在发现自己吞咽困难时的常见疑问。
吞咽受阻的症状可能会让人产生恐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可能暗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甲状腺结节的存在。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当出现了进食受阻、心慌、平躺时呼吸困难这三种异常症状时,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这可能是甲状腺结节的警示信号。
医生普遍认为,甲状腺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会引发严重的疾病,但它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可能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直到症状变得明显时,才会被发现。

如果不及时治疗,结节可能会压迫到周围的器官,引发更复杂的健康问题,因此,了解和识别甲状腺结节的早期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甲状腺结节在早期通常是无症状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结节,直到开始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
随着结节的增大,它可能会压迫到邻近的食道,导致食物通过时感觉不顺畅,特别是固体食物,如米饭、面包、干果等,容易卡住。
这种症状往往是渐进的,开始时可能只是偶尔的喉咙不适,甚至感觉不到吞咽困难。

但随着结节的增长,食道的压迫会变得更加明显,导致进食困难,尤其是吃较硬、较干的食物时,症状更加突出。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在吞咽时伴有轻微的痛感,或有异物感在喉咙处,如果此时不加以注意,结节进一步增大,就可能导致完全的食道梗阻,造成严重的吞咽问题。
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不应忽视,应该尽早就医检查,确认是否为甲状腺结节所引起的食道压迫。
此时,医生可能会通过超声检查、CT扫描或活检等手段,进一步确认结节的类型和大小,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许多人可能认为,心慌这种症状更多的是与心脏问题相关,然而,甲状腺结节也可能导致类似的症状。
尤其是在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异常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脏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紧张”,心脏的跳动变得不规律,甚至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随着甲状腺结节的增大,它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可能变得不稳定,导致过多激素的释放,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心慌症状。
如果出现心慌症状,特别是伴随体重下降、出汗多、手脚发抖等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是否与甲状腺结节相关。

在一些情况下,甲状腺结节的增大会直接影响到气道,导致平躺时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往往出现在夜间,患者躺下时,气道受到压迫,呼吸变得困难,尤其是平躺的姿势下。
特别是那些较大的结节,它们可能会直接压迫到气道,使得氧气供应受到限制,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窒息的感觉。
很多患者在初期并未意识到这种症状与甲状腺结节有关,起初,可能只是轻微的呼吸急促,特别是在晚上躺下时,症状变得更加明显。
随着结节的逐渐增大,这种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睡眠质量,如果此时没有引起重视,随着结节进一步增长,气道的压迫将加重,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呼吸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尤为重要,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甲状腺超声检查,CT扫描等,检查结节是否已压迫到气道,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甲状腺结节之所以被认为是“狡猾”的,是因为它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不易被察觉。
很多人在检查中发现自己患有甲状腺结节时,往往已经是结节较大,或已经影响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但问题在于,很多患者即使意识到症状的存在,也可能将其与其他健康问题混淆,忽视甲状腺结节的潜在威胁。

例如,进食困难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食管问题,心慌可能会被归结为精神压力大,而呼吸困难则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忽视这些症状会导致结节加重,甚至恶化成甲状腺癌等严重疾病。
在一些疾病如心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时,患者往往已经忽视了这些可能的预警信号。
因此,定期的体检尤其重要,尤其是那些有家族甲状腺病史或者本身存在内分泌问题的人群。
通过常规的颈部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检测到甲状腺结节的存在,且能够通过影像学手段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及其可能的恶性风险。

对于体检中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医生会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及其他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甚至是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患者,特别是甲状腺癌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辐射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
甲状腺结节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虽然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它的“狡猾”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悄悄地影响到身体的多个系统,直到症状变得明显时,才会被察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通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甲状腺结节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刘秀娟.基于多模态超声对c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研究,黑龙江医药,2025-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