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阅读
  • 2回复

[猎奇]河北被低估的宝藏古城,曾是北方三雄镇之一,一度和北京齐名<2 [3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384
金币
2857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12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25-07-17) —


这是岁月无声的年轮,证实了正定承传千年的脉络,自唐以来的民居街巷遗存以及诸多遗物,还揭示着持续千年的兴盛与繁华。06.隆兴寺,京外古刹之首
被梁思成赞誉为“京外名刹之首”的隆兴寺,在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六年(586年),金、元、明各代均有修葺和增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

隆兴寺内拥有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参观时令人应接不暇。大小殿宇数十座沿中轴线排列,依次有山门殿、摩尼殿、戒坛、转轮藏阁、慈氏阁、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这八座主要建筑,是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经典实例(其中天王殿、慈氏阁、转轮藏殿、摩尼殿为寺内四大宋构)。

摩尼殿是隆兴寺最负盛名的建筑,隆兴寺有六绝,摩尼殿占了两个。第一绝,国内现存唯一的北宋平面十字型建筑,重檐歇山顶的大殿上下檐均是宏大疏朗的五铺作斗拱,大殿四面各出抱厦,平面呈十字型,这样的建筑在宋画中常见,在世界上现存古建筑中却是孤例。


殿内的造像、壁画、悬塑更堪称极品,尤其是内槽北壁有一座泥塑五彩悬塑,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中为五彩观音菩萨像,俗称“倒坐观音”。因为观音像通常坐北朝南,而她则位于殿堂后壁坐南朝北,需绕至殿后方能瞻仰。这种布局被称为“倒坐”。

高3.4米的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面容恬静似世俗女性,这便是隆兴寺第二绝,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为国内孤例。

出了摩尼殿,绕过戒坛便到了藏有第三绝的转轮藏阁。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是我国现存转轮藏中年代最早、最大的一个。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直径7米、中有立轴、能够转动的八角形旋转书架,过去用来安放经书。因建筑构件的处理极为精致,被称为“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物”。


距离慈氏阁不远,是龙藏寺碑,这是隆兴寺第四绝,后人称其为“楷书之祖”。碑刻于隋开皇六年(586年),是隆兴寺年代最早的一通石碑,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这是研究魏隶向楷书过渡的重要碑刻,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板滞,近代康有为则称其为“隋碑第一”。


河北有三宝:“沧州狮子定州塔,真定府的大菩萨”。真定府即正定府,大菩萨指的就是隆兴寺大悲阁内的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造像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通高21.3米,相当于现代6层住宅楼的高度,在紧凑的殿内必须抬头仰望才能一览全貌,无愧于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像,这便是隆兴寺第五绝。(大悲阁正在维修,将持续到2026年9月,只能先用一下网上的照片)

毗卢佛所在的毗卢殿位于隆兴寺中轴线上最后一座主要建筑,殿内是寺内第六绝,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为明万历皇帝赠母之礼,体现皇家宗教艺术的高度。

铜像举高6.7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莲座摞置而成。大小佛像共计1072尊,由下至上渐次缩小,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其造型优美,繁复华丽,是同类作品中最精致的一座。


07.正定县文庙,中国最古老的文庙大成殿
众人熟知的“四塔一寺”之外,正定古城内还散落着许多重量级古建筑,一直以来却少有人问津,比如正定县文庙。这里每天的游客屈指可数,无人问津的国保总能给人更多的欣赏角度,或者思考的空间,或许这才是最可遇不可求的访古氛围。

正定是我国唯一还留存两座文庙的古城,它们分别是县文庙和府文庙。如今府文庙只剩一元代木构戟门;而县文庙的“行政级别”在过去虽然低于府文庙,但文物价值却高很多。


早期《正定县志》上记载县文庙为明洪武年间所建,但是梁思成来正定考察时发现,县文庙大成殿的外观接近敦煌壁画中的唐构建筑,推测其应为唐末五代的遗存。1990年,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同是古建筑专家的罗哲文先生来正定考察,最终认定正定县文庙的大成殿要比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要早五个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


对比县文庙的老照片,现在看到的大成殿被朱漆粉刷一新,少了印象中五代建筑的古朴沧桑。大成殿建在半米高的四方台基上,前出宽大的月台;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檐深远;斗拱用材硕大,檐下柱头与转角处施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比宋《营造法式》所定一等材还略大一些;斗拱且直接安放于柱顶,不施普柏枋且阑额不出头,外观简洁利落,无多余装饰。

08.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藏在马路边的唐代古碑
这是正定古城内最不起眼的国保,因为就在马路边,没有太过显眼的招牌。不知道的人根本不会上前多看一眼。此碑立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纪念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碑文由王士则书写,其楷书笔力雄浑,刚健又不乏端庄,历代书法家临摹此碑者众多,甚至被称为"唐碑之冠"。

当地人习惯称其为"风动碑",因为民间传说此碑可在风中微动(实际上是视觉错觉)。其实这块碑通高约6米,重逾20吨的青石碑,自766年立碑至今,始终矗立原址,历经战乱未遭损毁或迁移,在华北地区极为罕见。它被称为唐代碑刻艺术的活化石。现在石碑外用于保护的碑亭,为1953年增建。

09.梁氏宗祠与蕉林书屋,一个显赫家族的岁月浮沉
在古城正定,“一堂荣五代”的梁氏宗祠与“收藏甲天下”的蕉林书屋,也是耀眼夺目的存在。两座建筑相隔仅百米,在清代蕉林书屋和梁氏宗祠都属于梁府建筑群的一部分。

梁氏宗祠为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同僚、三朝老臣梁梦龙的家族祠堂,创建于明晚期。梁梦龙官至兵部尚书,他的曾孙梁清宽、梁清远、梁清标同列“九卿”,被称为“一门三进士”。梁氏家族因此被誉为“一堂荣五代”,辈辈出高官,是明清时期正定的名门望族。

宗祠如今仅存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用单檐硬山布瓦顶,青瓦覆顶,兼具明代遗风与清代修缮痕迹,已列入国保单位。殿内正中高悬梁梦龙与其曾孙梁清标的画像,两侧家谱拓片如长卷般展开,记载着自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蔚州迁居正定的家族脉络。

蕉林书屋由清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创建于清康熙年间,作为其藏书、读书及会友的私人场所。梁清标是当时有名的书画收藏家,收藏的珍贵字画多达数十万卷,后人称中国的藏书楼“南有天一阁,北有蕉林书屋”。可惜他去世后,藏品流散殆尽,一部分被被清宫收藏。



10.马家大院,寻找元曲的痕迹
正定还是元杂剧早期重要的创作中心和演出中心,是元曲的发祥地之一,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在这里成就了他的元曲生涯。若要在正定古城内寻找元曲的痕迹,当然要去马家大院内的元曲博物馆。

马家大院是正定县城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合院式民居,建于清末民初,主人与建屋工匠均来自山西,因此大院的结构造型上都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这里原本有五进四合院,现在只保存了中间三个院落。入口不起眼,没想到里面别有洞天。

内部现在辟为元曲专题博物馆,将元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五宫四调与曲牌等相关知识娓娓道来。馆内还为白朴专门设立一个独立展厅,介绍他的生平概述与剧目,其作品《墙头马上》被元曲博物馆以场景复原形式展示。


在古城复建的阳和楼上,常年演出着白朴创作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等中国戏剧史上的盛名之作。在正定,元曲不是历史,而是千百年以来的生活传承。

尾声

千年的风云变幻 、文明碰撞,成就了正定古城古今相宜的风貌。南城门下,阳和楼上,梵宫塔影之间,古老的建筑和人间烟火浑然一体。这些千年古建不仅见证了朝代更替的兵戈铁马,也陪着一代又一代的正定人过完他们酸甜苦辣的一生。在古城古镇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这座依然活着的古城如滹沱河水般,在每个人的驻足与回眸中,生生不息。
[ 此帖被jjybzxw在2025-07-17 10:15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20
huozm32831 金币 +20 - 昨天 20: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384
金币
285776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48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14
  正定古城的深度探索:历史、文化与建筑的交融

  在正定古城,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每一条街巷都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从隆兴寺的巍峨壮丽到县文庙的古朴沧桑,从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的雄浑笔力到马家大院的元曲痕迹,正定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隆兴寺:千年古刹的佛教艺术瑰宝

  隆兴寺,作为京外古刹之首,不仅以其庞大的古建筑群落令人叹为观止,更以其独特的佛教艺术造诣闻名遐迩。摩尼殿的北宋平面十字型建筑、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以及转轮藏阁的宋代小木作遗物,无不彰显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而大悲阁内的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更是以其高达21.3米的雄伟身姿,成为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像之一,让人在仰望中感受到佛教的庄严与慈悲。

  县文庙:中国最古老的文庙大成殿

  与隆兴寺的佛教文化不同,县文庙则承载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大成殿作为文庙的主体建筑,其唐末五代的遗存身份,使得它成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尽管岁月在其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古朴与庄重,依然让人能够感受到古代儒家文化的庄严与肃穆。站在大成殿内,仿佛能听到千年前朗朗的读书声,感受到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扬。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唐代碑刻艺术的活化石

  走出县文庙,不远处便是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这块唐代古碑,以其雄浑的笔力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被誉为“唐碑之冠”。它见证了唐代的历史风云,也承载着古代书法艺术的精髓。站在碑前,细细品味碑文上的每一个字,都能感受到唐代书法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

  梁氏宗祠与蕉林书屋:一个显赫家族的岁月浮沉

  梁氏宗祠与蕉林书屋,则是正定古城内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不仅见证了梁氏家族五代人的荣耀与辉煌,也承载着明清时期正定的文化风貌。梁氏宗祠的明代遗风与清代修缮痕迹交相辉映,而蕉林书屋则是当时有名的藏书楼之一,其收藏的珍贵字画多达数十万卷,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藏书之风和学术追求。

  马家大院:寻找元曲的痕迹

  最后,走进马家大院,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元杂剧盛行的时代。作为元曲的发祥地之一,正定孕育了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在马家大院内的元曲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元曲的发展脉络、元杂剧的剧本形式以及白朴的生平与作品。这里不仅是对元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正定古城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补充。

  综上所述,正定古城不仅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库。从隆兴寺的佛教艺术到县文庙的儒家文化,从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的碑刻艺术到梁氏宗祠与蕉林书屋的家族文化,再到马家大院的元曲痕迹,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探索。在正定古城,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更能体会到古城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288
金币
273785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0:30
河北两大“北方三雄镇”古城:保定与正定的历史荣光与当代魅力
在河北这片畿辅重地,有两座古城曾与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它们历史悠久、地位显赫,却在当代略显低调,宛如被低估的宝藏,静静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保定:244年省会的京畿之门
历史地位与建都沿革
多朝都城与省会:保定拥有三千多年历史,曾是燕国、中山国、后燕的都城。明清时期成为“北方三雄镇”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年)起作为直隶省会长达244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仍为河北省会,是河北历史上担任省会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城市。
军事战略要地:“北控三关,南通九省”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建立起便是军事重镇,承担拱卫京师南大门的职责,有“京畿要地”“京师门户”之称,保定东站站前广场的“京畿之门”雕塑便是这一使命的传承。
古城核心历史建筑群
保定主城区分布着密集的历史建筑,1-2天即可游览一条高质量访古线路,以下是部分核心景点:

景点名称    级别    年代    特点
直隶总督署    国三    清    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曾有刘墉、曾国藩、李鸿章等74位总督在此任职,见证半部清朝史
古莲花池    国五    元 - 清    始建于金代,融合南北方园林精华,曾为乾隆六巡的“城市蓬莱”,清雍正年间成为莲池书院所在地,1900年遭八国联军破坏后逐渐修复
保定钟楼    国七    明 - 清    紧邻大慈阁,建筑仿辽金形式,楼内悬挂金大定廿一年(1181年)古钟,比西安钟楼大钟早203年,是保定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淮军公所    国七    清    由李鸿章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具有徽派建筑特色,一楼戏台和看场可容纳百位贵宾,二楼为包厢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国六    民国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院校旧址,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正定:藏有皇家秘史的九边重镇
历史定位与文化底蕴
北方三雄镇之一: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有“燕南故郡”“京师屏障”之称,自建城起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
千年古城遗存:建城1400余年,历经战乱仍保存着公元5世纪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城内寺庙林立,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誉。
独特的历史遗迹与皇家密码
隆兴寺的皇家印记: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于公元971年扩建隆兴寺(时称龙兴寺)为京外第一皇家寺院。寺内22米高的千手千眼铜铸观音,须弥座刻有北宋禁军铠甲纹饰,暗藏军事布局;大悲阁内重达10吨的转轮藏暗合北斗七星方位,被梁思成视为宋代皇权与神权的终极对话。
建筑史上的瑰宝:隆兴寺摩尼殿的十字形伽蓝布局是《营造法式》最完美的宋代注解;天宁寺凌霄塔内贯穿五层的塔心柱结构为世界古建孤例;寺内五彩悬塑倒坐观音,面向北方,被鲁迅誉为“中国最美的观音”。
古城墙与风水布局:正定南城门保留三重瓮城、三道城墙格局,是中国现存唯一保留明代边防体系的古城墙(部分为近年复建)。古城呈官帽形,东南缺角、西北饱满,暗合《周易》“地不满东南”“天倾西北”理论,与北京紫禁城风水布局呼应。
当代文旅融合亮点
影视与文化IP:1987版《红楼梦》元妃省亲场景在正定1:1复刻的荣国府拍摄,府内宁荣街保留清代72家真实商号原貌。
特色美食与体验:郝家排骨秘方源自元代真定路兵马大元帅史天泽府邸,马家烧鸡与乾隆御厨一脉相承,八大碗宴席暗合北斗八星,曾为赵匡胤犒赏三军御膳。2023年东方甄选河北专场直播首旧栌谡ǎ罨猿坪颖笔恰氨坏凸赖谋Σ亍保贫懦俏穆萌榷取�
两座古城的共性与差异
共性
历史地位显赫:均为“北方三雄镇”成员,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拱卫京师、区域行政中心的重要职能。
文化遗产丰富:留存大量高价值历史建筑,融合军事、宗教、园林等多元文化元素。
当代低调特质:相较于北京等热门旅游城市,两座古城知名度与旅游热度相对较低,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差异
对比维度    保定    正定
建都与行政历史    多朝都城,244年直隶/河北省会    长期为府、州治所,未作为统一王朝都城
建筑特色    以清代衙署(直隶总督署)、民国军校(陆军军官学校)为代表    以宋代佛教建筑(隆兴寺)、唐代钟楼、明代城墙为核心
文化标签    军事重镇、省会文化、莲池书院    皇家寺院、建筑艺术活化石、《红楼梦》影视基地
保定与正定,这两座河北古城凭借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遗存,无疑是燕赵大地上被低估的明珠。无论是探寻清代衙署的权力印记,还是解码宋代寺院的皇家秘史,都能让人在低调中触摸到中国北方古城的千年脉动。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昨天 20:08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