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健康警示:热射病与防暑误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医院里因高温引发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热射病作为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急症,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医生的视角,深入探讨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科学的防暑建议。
1. 热射病:高温下的“隐形杀手”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形式,其致死率高达70%。它发生在人体体温调节系统崩溃时,核心体温迅速飙升至40度以上,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这种病症不仅威胁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也常常发生在中年男性和户外工作者身上。
案例分享:去年6月,一位退休工人赵先生在小区晒太阳时,因忽视防暑措施,最终导致热射病。虽然经过及时抢救保住了性命,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连走路都需要拄拐。
2. 高温禁忌:7件事千万别做
1. 洗冷水澡:饭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冷水刺激会导致血管剧烈收缩,心脑供血不足,诱发心梗或晕厥。
2. 高温运动:高温下运动不仅无法减脂,还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严重时会引发肾衰竭。
3. 封闭车厢内停留:封闭车厢在阳光下温度可以飙到60℃以上,短时间内体温升高可能导致热衰竭。
4. 喝冰水:冰水会让胃肠血管迅速收缩,影响消化,也容易引发腹泻。真正解暑的是温水+电解质补充。
5. 熬夜:熬夜+高温=心脏炸弹。人在熬夜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发猝死。
6. 吃辣: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加剧身体代谢,对本就发热的机体是双重折磨。
7. 不开空调:当室内温度超过30℃,人体开始出现功能紊乱。适当使用空调,把温度调到26℃左右,是保护身体的方式。
3. 高温下的科学应对
1. 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是“热死”的隐形杀手。人在睡觉时,身体会进入一种生理“降温状态”。夏天可以多睡一会儿,千万别拿觉去换夜生活。
2. 适当补水: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建议多喝温水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大量冷饮。
3.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的户外暴露。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并随身携带防暑药品。
4. 使用空调:当室内温度超过30℃时,适当使用空调,把温度调到26℃左右,配合通风,是保护身体的方式。
5. 注意饮食清淡:适当清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避免辛辣食物对胃肠的刺激。
4. 结语
高温不是“忍一忍就好了”的事,它真的会“烧坏”你的身体。防暑最聪明的方式不是“硬撑”,而是“顺应”。累了就休息,热了就降温,渴了就补水。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人,每年夏天都是“过鬼门关”。建议定期测血压、注意用药,天热时适当减少活动量。
面对极端高温,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耐热,而是科学的应对方式。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