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糕的历史起源
茯苓糕作为一种传统糕点,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起源故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复明糕演变说
在同安一带,百姓曾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与清兵进行长期拉锯战。为便于开展反清活动,城内一位李姓商人制作了“复明糕”,每片糕中藏有写着联合行动时间、地点和讯号的纸条,属于抗清复明组织的群众购买后便参与到反清行列,同时规定小孩不准吃以免泄露机密。由于“复明”与“茯苓”的方言语音相近,代代相传后复明糕就被叫做茯苓糕。
皇帝赐名说
杨村糕干历史可追溯到明永乐年间,乾隆皇帝见杨村糕干洁白细腻如茯苓,便赐名“茯苓糕干”,还题词“妇孺恩物”,并赐给杜氏家族购买官米的龙票用于制作糕干。后来在光绪年间,杨村糕干仍被指定为贡品。经过多年传承发展,其选料更为严谨,制作过程也更加考究,2007年,杨村糕干制作工艺被纳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医用药膳说
清宫茯苓糕是中医糕类药膳,在古代就已存在。茯苓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记载,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清宫茯苓糕以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等为原料,将茯苓等药各等分共为细粉,粳米、糯米另磨粉,按比例和成糕后蒸熟做成小饼。
糕点改良说
茯苓糕早年叫潮糕,由瑞安糕点师傅高长发始制于晚清时期,是瑞安特有的一种糕点。后来瑞安人把潮糕加以改进,加上茯苓粉,使其更加美味,故取名为茯苓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茯苓糕:中医药膳的养生魅力
茯苓糕简介
茯苓糕是一款中医糕类药膳,源自清宫食疗秘方,由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等药食同源食材与粳米、糯米制作而成。现代市场上的茯苓糕通常以茯苓、米粉为主要原料,口感松软,是常见的养生食品。
营养价值与功效
营养价值
茯苓糕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补充多种营养元素,有助于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功效作用
利水渗湿:茯苓味甘、淡,偏平性,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缓解小便不利、水肿等情况,适合水肿、尿少人群适量食用。
健脾祛湿:可以改善脾虚泄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倦怠乏力等不适症状
宁心安神:对于心烦不寐、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调节免疫:茯苓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适量食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润肺止咳:部分茯苓糕中含有桔红、陈皮,可起到润肺止咳的效果,改善肺虚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胸痛等不适。
补脾止泻:其中的山药、白术、扁豆、莲子、芡实等中药材,能起到补脾止泻的作用
清热排脓:对肺热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缓解功效。
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大部分人群都可以长期适量食用茯苓糕,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小孩子:茯苓糕中茯苓成分较少,且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口感松软,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适合食欲不振、挑食的小孩子,能提升食欲、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水肿湿气人群:适合有水肿、湿气重、小便不利等症状的人群,帮助利水渗湿、去除湿气。
睡眠不佳人群:存在心烦不寐、心悸失眠等症状的人群,可适当食用茯苓糕宁心安神。
不适用人群
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茯苓糕,因为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
虚寒精滑、气虚下陷者:不适宜食用茯苓糯米糕。
制作方法
清宫茯苓糕做法
原料: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
步骤:将茯苓等药各等分共为细粉,粳米、糯米另磨粉。取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份,和成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
家常茯苓糕做法
原料:茯苓粉、糯米粉、大米粉、糖、水。
步骤:
将糯米粉、茯苓粉、大米粉、糖混合搅匀。
加水,多次少量添加,加一次搅拌一次。
将搅拌好的粉过筛两次。
把筛过的细粉放入电饭锅蒸架上,铺匀,蒸30分钟。
蒸好后打开盖子晾凉,切成小块即可。
食用注意事项
注意成分:市场上部分茯苓糕可能不含茯苓成分,而是添加了茯苓香精色素,这类茯苓糕祛湿等功效作用不大
控制糖分:一些厂家制作的茯苓糕会加入大量白砂糖调味,热量相对较高,食用时要注意少量食用,尤其是减肥人群。
饮食搭配: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茯苓糕时要注意饮食健康,尽量搭配清淡类食物,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吃生冷寒凉类食物
茯苓糕的口感特点
茯苓糕作为传统的养生糕点,口感独特,以下从不同角度为你介绍它的口感特点:
软糯香甜
从制作原料来看,茯苓糕常选用糯米粉和粳米粉。糯米性温,能让茯苓糕具有软糯的口感;粳米平和养胃,与糯米相互搭配,既能中和糯米的黏性,又增添了独特的口感。此外,制作时加入的白砂糖或蜂蜜不仅增添甜味,还具有润肺的作用,使茯苓糕的口感更加软糯香甜。
例如在常见的茯苓糕制作中,将茯苓粉、糯米粉、粳米粉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白砂糖或蜂蜜搅拌成面糊,蒸熟后的茯苓糕口感细腻、软糯,甜度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松软有嚼劲
米糕形式的茯苓糕,大米粉主要起到松软的作用,糯米粉则带来Q弹的效果,两者搭配使茯苓糕在松软中带有点嚼劲。比如按照特定做法,把茯苓粉、粘米粉、糯米粉混合,筛入模具蒸制出的茯苓糕,出锅后香甜松软,还带有一定韧性。
不同的制作方式和原料配比也会影响茯苓糕的嚼劲程度。如有的做法会控制水分,让面糊达到合适的干湿程度,以保证茯苓糕熟透且口感松软又有嚼劲。
口感丰富(有馅料情况)
若茯苓糕加入内馅,如白糖、熟白芝麻、干桂花、猪油混合而成的馅料,或者豆沙馅等,会使口感更加丰富。当食用带有馅料的茯苓糕时,既能品尝到糕体的软糯,又能感受到馅料的香甜与独特风味,层次分明。
清淡米香
以粳米和茯苓为主要原料制作的茯苓糕,带着香甜的米香。制作时将粳米和茯苓洗净晾干打粉,蒸制出的茯苓糕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味,入口松软且富有韧性,这种清淡的米香口感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食用
茯苓糕作为一种传统中式糕点,虽然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健脾祛湿、宁心安神、增强免疫力和降血压等,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以下是一些关于茯苓糕的食用禁忌:
1. 过敏体质者
慎用原因:茯苓糕中含有茯苓等成分,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慎用原因:由于茯苓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3. 血糖偏高者
慎用原因:茯苓糕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血糖偏高者应避免食用,以防止血糖波动。
4. 肾虚多尿者
慎用原因:茯苓有利尿的作用,肾虚多尿的人群服用茯苓可能加重病情。
5. 阴虚、气虚者
慎用原因:阴虚、气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服用茯苓,以防对身体造成损害。
6. 糖尿病患者
慎用原因:茯苓的淀粉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淀粉摄入量,因此不宜食用茯苓。
7. 虚寒滑精者
慎用原因:虚寒滑精的人群禁忌服用茯苓,因为茯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8. 气虚下陷者
慎用原因:对于气虚下陷的患者,茯苓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咨询医生。
9. 避免与特定食物同食
注意事项:食用茯苓时,应避免与米醋、浓茶等食物一同食用,否则可能引发中毒现象,导致腹痛、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
总之,在享受茯苓糕带来的美味与健康益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其适用人群,确保安全食用。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食用茯苓糕,建议事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