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介绍
麻婆豆腐又称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也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2。以下将从不同方面为你详细介绍麻婆豆腐:
菜品起源
麻婆豆腐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 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有麻、辣、香、酥、嫩、烫、形整的特点,极富川味特色。因陈氏脸生麻痕,被戏称为陈麻婆豆腐,此名不胫而走,饭铺也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到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所需食材
传统版
主料:豆腐一块(约 400 克)、牛肉末 50 克。
调料:豆瓣酱 30 克、豆豉 20 克、盐 2 克、鸡粉 2 克、酱油 15 克、黄酒 10 克、大蒜末 20 克、肉汤 300ml、水淀粉适量、花生油 30 克。
配料:青蒜末 30 克、花椒面 1 克、香菜末 5 克。
低卡版
主角食材:魔芋丝、内酯豆腐3。
调料:低盐豆瓣酱、蒜末、姜末、辣椒粉、花椒粉、低盐生抽、少量老抽、淀粉、葱花、橄榄油或菜籽油。
制作步骤
传统版做法
处理豆腐:把豆腐切成 2 厘米见方的丁,在清水里放少许盐,将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浸泡 15 分钟,然后捞出备用1。
炒制肉末与调料:炒勺上火烧热,注入适量花生油煸炒肉末,肉末变色后下入郫县豆瓣酱煸炒,接着下入豆豉煸炒出香味,再下入蒜末煸炒,之后烹入黄酒炒匀。
煮制豆腐:炒香以上材料后倒入肉汤煮开,放入适量的酱油,用盐调味,然后下入豆腐煮开,煮大约 3 - 5 分钟。
调味勾芡:放入少许鸡粉提鲜,用水淀粉勾芡,此时要边摇锅边用手勺推动锅底,使豆腐不至糊锅,当淀粉彻底糊化后便可出锅码盘。
装盘撒料:装盘以后趁热均匀地撒上一层花椒面,然后撒上青蒜末和少许香菜末(不喜香菜可不放)。
低卡版做法
预处理食材:将魔芋丝放入清水中浸泡 10 分钟左右,反复冲洗至水清澈,沥干备用;把内酯豆腐倒扣在盘子上切成小块,连盘放入蒸锅中蒸 2 - 3 分钟让其稍微定型。
炒香调料:起锅倒入少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蒜末和姜末小火翻炒出香味,接着加入豆瓣酱继续小火翻炒出红油。
煮制食材:加入适量清水(或高汤)烧开,放入魔芋丝煮 1 - 2 分钟,加入生抽和少量老抽。
调味勾芡:放入豆腐,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盐和少许糖,转小火煮 3 - 4 分钟,取适量淀粉加等量清水制成水淀粉勾芡。
烹饪小窍门
豆腐选择:豆腐要买稍嫩些的为好,此菜不适宜用老豆腐制作,太嫩也不行,软硬适中才好。在北京买南豆腐较适宜,琼脂豆腐太嫩,北豆腐又太老。豆腐切丁后最好用淡盐水浸泡,不用开水烫,这样做出的豆腐会整而滑嫩,否则用开水煮过会韧劲过大、口感不好。
调料用量:在北方制作麻婆豆腐,不适宜太辣,用 30 克的豆瓣酱就行,而四川师傅制作一斤豆腐要用 50 克的豆瓣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菜品特点
传统麻婆豆腐颜色红亮、气味芳香、香热麻辣、口感嫩滑、味道浓郁,具有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非常开胃下饭。低卡版麻婆豆腐在保留麻辣鲜香口感的同时,降低了热量和脂肪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