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酿豆腐
基本介绍
客家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如今也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这一道菜。2018年9月10日,该菜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8首届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上榜上有名。
起源传说
饺子替代说
岭南地方多产大米,少产小麦,面粉很少。客家先民为了延续吃饺子的习惯,用猪肉剁成馅料,用豆腐代替面粉,将馅料塞入豆腐,犹如饺子一般,因其味道鲜美,便成了客家名菜。
调和矛盾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一次五华人请兴宁人吃饭,钱只够点一道菜,点菜时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眼看就要打起来,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办法,在豆腐里掺进猪肉,从而制作出了酿豆腐。
文化韵味
团圆之味
北有饺子,南有酿豆腐。客家酿豆腐代表了过年时全家人团圆的浓浓亲情和温馨,体现了客家人“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情结。
中庸之味
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以及客家人“和谐、中庸、进取”的客家文化。
富足之味
在客家话中豆腐发音是“头富”,有富裕、富足的意思。在宴席上,主人招呼客人吃酿豆腐,含蓄表达“人人都要富有”的意愿,“酿”字暗含酝酿美好生活之意,也代表客家人把乡情耕耘到菜式里,希望众人分享财富。
谦和之味
酿豆腐本意是“瓤豆腐”,但常被写成“让豆腐”,“让”字有忍让、谦逊的意思,充分表达客家人“恭敬谦和、宽容忍耐”的性格特点。
制作方法
食材准备
以下几种常见做法所需食材:
做法 食材
做法一 水豆腐、肥瘦相间猪肉、植物油、食盐、姜、红葱头、胡椒粉、玉米淀粉、老抽、蚝油、白糖、生抽、高汤
做法二 豆腐、香菇、猪肉、青菜、生抽、盐、调料汁
做法三 豆腐、馅料(可根据喜好调配)、生抽、香葱
制作步骤
做法一
准备好所用食材,把猪肉剁碎,红葱头切小块,姜切末加入猪肉糜中,再加入适量生抽、盐、胡椒粉和淀粉搅匀备用
把水豆腐切成长约6厘米的块,用勺子挖一个洞,挖出来的豆腐加入肉糜内搅碎。
把肉糜酿入豆腐中,平底锅烧热放入适量植物油,把酿好的豆腐露肉一面朝下煎黄后翻面稍煎一下。
用适量生抽、老抽、白糖、蚝油、盐和高汤搅匀调成调味汁。
把调味汁加入锅中焖煮,中途把豆腐翻动入味。
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做法二
豆腐切成三角块(切方块也可以),将香菇末加入切好的肉糜中,加少量生抽与盐调味,用小勺在中间挖出一个洞,将调味好的肉糜嵌入其中。
平底锅中抹少量的油,将豆腐块放入锅中煎,其它几面煎成焦黄后,再翻面到有肉馅的一面略煎。
煎豆腐的同时制作装饰用的青菜花,用剪刀剪下青菜的根部,将青菜花放入煮开的盐水中氽烫熟。
豆腐煎好后盛出待用,将调料汁放入锅中煮沸,浇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做法三
将豆腐分成两半,一半原封不动准备做“玉酿”;一半切成几厘米见方,入锅炸至金黄做“金酿”用3。
用干净的小刀在豆腐中间划开一道口子,夹起一团拌好的馅料填入豆腐腹中。
入锅蒸熟(或加入料汁焖熟),出锅装盘,可以只做“金酿”或“玉酿”,也可双拼,淋点生抽,撒上香葱